2009年9月30日 星期三

DRC vs bit depth


DRC處理,會產生一些訊號補償,拉高動態
另一方面左右聲道balance調整,卻又會衰減整個聲道的訊號,
因此造成之前提過的音量調整(正確來說normalization)問題 (http://records2ear.blogspot.com/2009/09/drc.html)。
倘若以更高的bit depth容納處理後的訊號,例如原始訊號為CD 16 bits,之前實驗的結果是增加的動態約為2 bits以內,
轉成以24 bits容納便能解決,如此則DAC輸出便不會損失解析度。



2009年9月29日 星期二

DRC設定之一--balance


DRC校正後,左右聲道的音量會有些變化,必須調整音量,以達到平衡。


以我的系統而言,因為左聲道高音單體被我惡搞損傷,
因此二者有高達6dB的差異...

而在Mayor的系統,或許因為右側是牆與窗,左側是半開放空間,
左聲道低了約1.5dB。

這balance調整,若用在16bits系統上,那就造成降低音量那個聲道會損失細節。
以我的系統而言,就是右聲道損失1 bit。

若要解決此問題,必須提高bit depth,由原本CD的16bits,提高為20或24bits。

2009年9月28日 星期一

DRC測試--Mayor家校正後聆聽

Mayor家的空間與音響非常極端,空間極小,喇叭極大。
因此原本的狀況是低頻轟轟然,單是聽Eagles Hell freeze over裡的Hotel California中的手鼓


便能讓整個空間充滿駐波。

2009年9月27日 星期日

DRC測試--Mayor家impulse response

這impulse reponse顯然相當糟糕,反相且雜亂...
實際上聆聽確實是挺不舒服,刺耳,不耐聽...

校正後的simulation結果

相當不錯,post ringing不明顯,
實際聆聽相當的平順自然,甚至解析度與透明度都非常好,
難以聽出任何artifact。

2009年9月26日 星期六

DRC測試--Mayor家相位頻率響應


這是Mayor家的相位頻率響應,
100~500Hz間幾乎是反相,500以上則是隨頻率快速偏移。

校正後的simulation結果,1/3 octave smooth,
150Hz以上偏移已限制在相當小的範圍內。

2009年9月25日 星期五

DRC測試--Mayor家振幅頻率響應


Mayor家的狀況該算是最特殊的,
喇叭最大--小柯以TAD 15"低音單體加上號角特製的巨大喇叭;
空間最小--喇叭貼牆,聆聽位置也貼牆;喇叭擺設面與聆聽位置間不及二公尺,右側是窗,左側是餐廳與走道等半開放空間;小小的空間中擺滿桌椅與櫃,天花板也不高,不及三公尺。
測試所得頻率響應

500Hz以上兩聲道輸出相當接近,可見得喇叭配對的相當好;
且振幅差異在6~8dB左右,這也相當傑出(crossover調整在6)。
駐波出現在130與50左右,右聲道接近牆角,因此比較嚴重。
DRC校正的simulation結果

target是30Hz以上平直緩緩往高頻處略降。

實際聆聽效果相當不錯,原本非常嚴重的駐波完全消除,根本聽不出來,
而且仍舊維持足夠的低頻衝擊力,鼓皮的彈跳振動感很明顯。
此外,高頻顯得更為平順與輕鬆。

如此一來,完全不用再考慮必須另行處理空間。

2009年9月24日 星期四

DRC考量--loudness

最近特意長時間聽DRC處理過的音樂,
很明顯的,不累,可以邊做事邊聽,連續二、三小時,不會覺得耳朵不舒服~

但,有個缺點,
DRC處理後會讓振幅頻率響應幾乎拉平,
然而人耳對不同音量的頻率響應並不同,

當音量小時,就得加強低頻量,否則聽來會覺得幾乎都是高音...
DRC拉平了頻率響應,因此就更明顯...

DRC可以透過調整target frequency response解決,或是在輸出前再加一級loudness filter,
當然,這一定得以real time方式處理,而不能採用pre-processing。
而且最佳的方式是整合擴大機的音量控制以及喇叭的sensitivity(這可以在測量impulse response時取得)。



2009年9月23日 星期三

養狗?還是養貓?偏好真空管?還是晶體?

DIY Audio上有人這麼說(http://www.diyaudio.com/forums/showthread.php?p=1921966#post1921966),

似乎偏好真空管的人大多養貓,
晶體的,則是養狗...

2009年9月22日 星期二

LP & 盤式帶的問題

音響論壇252,Boulder這麼說

LP有刻片的限制,無法獲得極大的動態對比
盤式帶有嚴重的調變失真

2009年9月21日 星期一

Linux based DAC--Blacknote DSS15


這隻可以解192KHz FLAC檔的機器,用的是Linux PC,價格NT$59,000,
算來,或許是成本最高的HiFi DAC囉~
價格卻是最低一級的,可以想見其他的機器有多暴利!

照說不該用這麼貴的solution,但要解192KHz 24bits,用上PC最容易,
而這成本,對HiFi產品而言,真的不算什麼~

聲音呢?
音響論壇252期的說法與其他這種high sampling rate DAC類似,

柔順、殘響豐富、輕鬆、立體、空間感...

與我的經驗相符...

2009年9月20日 星期日

360度發聲的stereo,合理嗎?

音響論壇252,MBL的產品開發總監Jurgen Reis談那個360度發聲的葫蘆型喇叭(http://records2ear.blogspot.com/2009/07/mbl101.html)時,

你在音樂廳有試著閉上眼睛想像一下那個聲音嗎?
在音樂廳的現場,我們無法真正分辨出樂器精確的相對位置,但是那聲音的自然擴散卻讓我們覺得舒適,可以長久聆聽。
在我自己的錄音室,為了求得精確的鑒聽,我使用直接發聲的喇叭,
但是工作過程中我得常離開座位出去喘口氣,一直聽這種喇叭讓我容易疲倦...

我有類似的經驗,就是不坐在喇叭前方聽音樂時,
有時我在廚房,有時在書房,
客廳裡唱著音樂,聽起來卻依舊悅耳動聽,
甚至可以說,更是輕鬆自然...
一直在想,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是因為我的音響各頻段不平衡?或是,縱使很精準,但那精準反倒不耐聽、不舒服?
還是其他原因?

倘若他的說法正確,那,相位,是否真的重要?
或者說,音場毫無意義,為了呈現音場,才需要相當精準的相位吧?

另一方面,假若某個錄音,完全採用指向性microphone近距離收錄各個樂器、人聲,
再mix成毫無加入任何空間殘響的stereo,
以360度發聲的喇叭播放,那是否有可能等同於將錄音當時整班人馬搬到聆聽室?
似乎不錯...
但,這也意味著,一個大樂團或許將會被塞進個小聆聽室,
那結果就是一堆的駐波...

越是探討,越是覺得,
還原現場本質上不可能,
還原錄音師mix當時在他耳前呈現的聲音,可能性反倒高的多...
這當然,是因為有DRC這種東西....


2009年9月19日 星期六

家用 vs 錄音室用

音響論壇252期,TAD專訪

以往的號角、超大尺寸低音單體都是為了錄音室而製作的,
而錄音室是個被嚴格控制的空間...
但是在一般人家中,沒有需要這麼強的指向性,
需要較好的擴散性

也就是說,你在家聽音樂,不會如同錄音師般坐的正正的對著二隻近距離的喇叭,
加上空間又不吸音,
如此一來,空間就成了你的音響系統的一部份...
而且,還是很大的一部份...尤其是低頻...

這,與追求的傳真,有相當大的距離...
要方便?還是要傳真?
無論如何,花大錢在買機器上,不如先搞定空間,
只是更貴而已...

2009年9月18日 星期五

終究,流傳的會是...

Offenbach這名字,你有概念嗎?
很少聽西方古典樂的我,當然是毫無概念。

音響論壇裡毛昭綱寫這位作曲家,一開頭就說他不過是個第二流的作曲家,
但寫著寫著,有這麼一句,

奧芬巴哈認為笑聲與眼淚同樣具有藝術價值,
笑聲不總是排除深度,
眼淚也不一定保證細緻。

善哉斯言~
只是這麼一位專事娛樂大眾,卻也讓人在捧腹大笑、不可抑扼的同時不免隱隱思考起其中的弔詭之處的作曲家,
在百年後,也不過被視為第二流...

人們,其實無法由前一代人身上直接承襲那智慧與經驗,
每一代人,都是獨立的,每一代人,都是全新的,
能夠傳諸後世的,終究還是中庸大道...

這並不表示旁門左道無其價值,只是,很可惜的,那也只有當世之人能夠理解...
這兩年,又冒出一堆歌唱比賽電視節目,
藝術這件事,講究的是創新,
新人自己沒歌,只能唱老歌,只能硬是創個新唱法,
在短期內,或許會有些名氣,
十年、二十年後,終究是正統唱法會流傳下去...

若無美聲,也無創作能力,
實在難以在音樂界混...


2009年9月17日 星期四

數位 vs 電源

音響論壇252期裡訪問dcs的工程師,
他說,

只要我們有機會把其中一部份做成分體式獨立機器,我們就有機會讓聲音更上一層樓。
在數位這方面,電源似乎是個很關鍵的因素。

這部份,是在說clock/jitter...
這還真糟糕勒~
數位化的好處,就在於抗雜訊,
卻怎麼樣,也抗不了jitter...

2009年9月16日 星期三

Anthem AVM50V也用上了Digital Room Correction

Anthem這機器(http://www.anthemav.com/NewSitev2.0/AnthemProduct/AVM30_40_50/Literature/Downloads/AVM50v_DS.pdf)有個東西稱之為ARC,就是個灌在PC上的軟體,用microphone錄音後,
再產生校正參數...

這不是和DRC相同?
HiFi音響界已經有人開始用這招了...

2009年9月15日 星期二

低頻音量

音響論壇252期中,劉漢盛寫了這麼一段

我家的開放空間大約有三、四十坪...
為此我在寫評論時都會自動加權,想像一般十坪或更小的空間中,這些喇叭可能會有怎麼樣的低頻表現....

這段很有意思...
HiFi音響追求的,不就是傳真?
正確來說,傳錄音師組合出來的真,
錄音室的監聽環境都是重吸音,並且針對駐波設計低頻陷阱,
也就是說,駐波很少,
要傳達如此的聲音,當然也得在駐波很少的空間之中,
怎麼會在小空間中低頻夠,大空間中低頻少...
顯然是經過駐波加料的結果!
這,當然不可能傳真(除非你的喇叭與空間配合的天衣無縫!)...

換句話說,你的空間替你加了多少料,讓你無從完全還原錄音師的本意,你可知道?

2009年9月14日 星期一

Airport Express based HiFi

在音響論壇裡看到的,

HD Micromega(就是當年那個用整片壓克力頂蓋的Micromega),出了隻機器,
裡面用的是Apple的Airport Express!而且是正式向Apple買的module!
怪怪...這麼小的量,Apple也接啊?

U-audio這篇(http://audio.u-car.com.tw/detail.asp?articleid=184&typeid=5)倒不是那麼說,而是獲得授權!這還差不多...
所謂的授權,該是指RAOP protocol加密key,
這讓iTune可以透過LAN輸出音樂給Airport Express,
看來Apple也是願意授權嘛~這個妙...我正需要這個...

2009年9月13日 星期日

live vs stereo

HiFi音響往往追求所謂的音場,企圖藉由二隻喇叭還原錄音現場時的模樣,
然而,絕大多數錄音,卻都不是由一對stereo microphone錄製,
而是多隻microphone錄成許多track,再由錄音師組合、調整而成,
所得的結果,自然不可能是錄音現場的樣貌,該是錄音師想呈現出的樣貌...

而一些live錄音,為了表現live的效果,
原本該呈現舞台樣貌的stereo訊號,會混入觀眾的聲音,
若以傳真/音場的觀點來看,實在不對...
或許,這時,多聲道,才是真正的適合的播放方式,
讓觀眾的聲音,由後置聲道出現,讓聽者如坐觀眾席中。

另一個狀況是,在非錄音室的錄音,
會有些空間殘響,這種效果往往很容易讓人有如臨現場之感。
倘若以後置聲道播放後方的殘響,想必更引人入勝...

2009年9月12日 星期六

2009年9月11日 星期五

Candela


這首歌的歌詞非常有趣,
反覆的唱著

蠟燭倒了,房子燒起來了...

一票七、八十歲的老人家快速唱著這樣一首應該很緊張卻很輕快的歌曲...
實在毫無老態...

2009年9月10日 星期四

DRC vs EQ

DRC有音量問題,那EQ呢?

EQ確實比較不會碰上overflow/clipping,
但EQ只能針對amplitude,而且同時會造成嚴重的phase shift,
而DRC則是同時解決這二者。

EQ是frequency domain,DRC是time domain,
最明顯的差異會是,音樂中一個極短的強奏,因為很短,還無法造成駐波,例如Bass的撥弦,或是小型鼓的強力敲擊,
EQ會直接衰減,此時聽到的音量變很小...
DRC卻會略過這類訊號,因此音量不會變小,還是有該有的衝擊力!

當然,若是聽的音樂裡,根本沒這類的聲音,那就不會感覺到了...
例如,浪漫派與之前的古典樂...

昨天才想到,怎麼當年那個Enya現在都沒人提了?

2009年9月9日 星期三

DRC麻煩之一...音量

DRC處理有個大麻煩,filter後音量會改變,
為避免overflow,所以先轉成floating point處理,
再轉回integer給DAC,這又為了避免損失解析度,必須盡量放大音量,也就是normalize。

播放時,若是採取real time filtering(例如用foobar),這就會有麻煩,
處理後的最高音量會出現在哪個點?這並不知道,必須處理後才知道,
也就是,無法normalize...只能定個音量...
那,這音量該怎麼定?

2009年9月8日 星期二

USB的jitter?


之前在看音響論壇,幾度說到USB DAC的jitter問題,
寫的沒頭沒腦...看的一頭霧水...
去Ayre的網站看,也沒看懂...

上個月在音響論談網站與劉名振有些討論jitter的問題,
劉漢盛插句話說這期會有篇談USB jitter問題...


老嬉皮


New York City's just not my home town
只是哪裡是遊子的去向
藏在心底的情歌不斷地翻唱
走在西風中掩住了臉龐

走在異鄉午夜陌生的街道
I want a hug; I wanna go home
訝異你說走了半生的路程
卻夢想醉臥在包厘街頭
然而幼稚的我應該明瞭你
只想吃口道地的炒河粉

從不曾注意到...
唱到最後,陳昇歌聲中彷彿帶著淚...

2009年9月6日 星期日

Oversampling的效果

今天趁測試時順便試試MacBook Pro的光纖輸出,
這個CODEC用的是Cirrus Logic HD,
sampling rate可設定為44.1、48、88.2、96KHz,bit depth可設定為16、20、24、32,
我手上的CS8414 S/PDIF decoder可以解最高96KHz/24bits,
因此拿CD的44.1KHz/16btis與88.2KHz/24bits比較。

訊號源當然也只有CD,還沒抓到88.2KHz/24bits的...還是聽蔡琴的月光小夜曲。
以iTune播放,iTune上並沒有可以調整sampling rate/bit depth的設定,因此只調整driver。

效果呢?
並不會差異很大,但認真聽,絕對聽的出來,
差異之處與上回談dither(http://records2ear.blogspot.com/2009/08/dither.html)或noise shaping(http://records2ear.blogspot.com/2009/09/noise-shaping.html)類似,
也就是音像顯然浮突許多,空間感明顯,細節更豐富,更柔,更不刺耳。
上回談到音響論壇的說法(http://records2ear.blogspot.com/2009/06/blog-post_27.html),我完全同意。

以iTune播放,oversampling十之八九是由sound card driver負責的,driver也沒有參數可以調整(Mac OS一向如此...),
若是能加大參考的window大小,應該能讓聲音更好...
Audacity便有這種二種設定:fast及high quality sinc interpolation。

再試著以Audacity播放,Audacity與sound card driver都設定為88.2KHz/24bits,
切換二種interpolation方式,聽聽差異。
這次的差異更小些,不過還算是明顯,差異處還是類似。
月光小夜曲第二段蔡琴的歌聲,以fast聽來較凝聚,歌聲像是出自一個小範圍平面處;
以high quality聽來,則反倒鬆散開,卻覺得更是自然,有立體感...

這些一點點些微的差異,每調到更好的狀況,總會覺得較差的設定有點索然無味...
這還真奇怪,怎麼之前還覺得相當不錯,立刻就可被比下去,成了索然無味...
人哪...真是由奢返簡難...

2009年9月5日 星期六

Wireless LAN的影響?

今晚剛開始聽音樂時,老覺得怪怪的,聲音有些乾澀...
是因為剛開機,還沒熱嗎?
還是用DRC的strong級,不適合Buena Vista Social Club這張?
聽了幾首,才想到,Airport Express的Wireless LAN沒關,
我還是用Airport Express當作光纖訊號源(http://records2ear.blogspot.com/2009/04/airport-express.html),
就插在隔離變壓器上,在整組機器旁。

關掉Wireless LAN,嘿,還真的好了!
再驗證一次,沒錯,確實就是差在這裡。

到底,是因為Wireless LAN的電磁雜訊干擾其他設備?
還是因為Airport express的這部份導致它的光纖輸出jitter太大?
當時我並沒用Wireless LAN,
或許後者的可能性比較大...

2009年9月4日 星期五

noise shaping

除了dither(http://records2ear.blogspot.com/2009/08/dither.html)之外,
sox還能再加上noise shaping(http://sox.sourceforge.net/SoX/NoiseShaping),


2009年9月3日 星期四

高音單體振膜--絲 vs 金屬

這篇赴Dynaudio工廠的採訪裡(http://audio.u-car.com.tw/detail.asp?articleid=40&typeid=5),
有這二段

絲質軟半球高振膜看似頻率響應延伸的最高範圍,比起金屬振膜高音單體略微遜色,但是衰減的曲線不同。一般金屬振膜高音可能延伸可達30kHz,但過了這個點就會快速衰減,音樂的表情會顯得僵硬不自然,而絲質軟半球高音雖然高頻可能只有標示25kHz,但其後的延伸則是緩慢自然的衰減,所以音樂聽起來會格外自然。

絲質軟半球高音在工作時,並不是整個振膜一起震動,而是頻率越高,震動面積越小,相對質量也越輕,反觀金屬振膜高音,在發聲頻段當中是整片振膜一起運動。


2009年9月2日 星期三

賣唱片也可以非常藝術


唱片行,總是滿坑滿谷,密密麻麻...
音樂這東西,也算是種藝術,
展示藝術,豈可如此不藝術?

正如大多數的音響店,也是滿坑滿谷,一團亂...
縱使個別音響獨立擺出來,外型也稱的上藝術,
這麼一堆擠在一起,全都沒了...

看看這裡,看唱片可以怎麼擺...


http://audio.u-car.com.tw/detail.asp?articleid=960&typeid=2

http://www.audionet.com.tw/index.php/200908312247/網站新聞/2009-08-31-03-48-43.html

2009年9月1日 星期二

iPOD數位輸出

這篇(http://www.audionet.com.tw/index.php/200908312248/網站新聞/naimdavid-amey.html)裡談Naim的新DAC,
獲得Apple正式授權可以接收iPOD輸出的數位訊號...
看來Apple將會開放這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