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31日 星期六

199朵玫瑰--伍佰


這歌,有一大段重唱,
從前在學校裡,每次在唱重唱,都不知道幹嘛搞這東西...一點也不好聽...
聽這歌,才知道重唱也可以很有味道...

2009年10月29日 星期四

The house that Trane built--John Coltrane


這套四CD精選,選得實在相當不錯,
初次聽便能相當程度的享受音樂的多變與演奏的精彩
只是,對不熟悉Jazz的人來說,可能還是太難感受了...

2009年10月28日 星期三

靜夜思--王心心


南管,這,是知道有這東西,
但,到底是啥,實在沒概念...
這該是我首次認真聽南管,
怪的是,明明是首次聽的古樂,
我卻想隨著那音樂踏起舞步來...
踏的,該是那如同日本能劇的腳步...

怪吧,明明是福建的文人樂,卻會讓我聯想到日本能劇...
尤其那首靜夜思感覺最是強烈...
二者,確實有許多相似之處,
同樣是充滿文學氣息,同樣是文人的活動


2009年10月27日 星期二

DIY迷的機器...

DIY audio上有一篇,http://www.diyaudio.com/forums/pc-based/150343-computer-based-hifi.html
大家談談自己用PC當作訊源整個系統是怎麼一回事...

看了看...怎麼大多是些沒見過的機器或是便宜的日本機...
怪怪,難道歐美都不太用比較好的HiFi機?
還是這些搞PC DIY audio的人認為日本機就夠好了?

2009年10月26日 星期一

拋棄--伍佰


我的過去隨著河水流去
我的回憶沉默在汪洋的海裡
我的曾經變成不曾存在的曾經
我的生命站在還沒慌亂的原地

2009年10月25日 星期日

誰能了解誰的寂寞


誰不是憑著一分勇氣
在生命中追尋自我

當年二十出頭的他們寫出這歌詞,
如今中年的我,看著這歌詞...

2009年10月24日 星期六

I2S比S/PDIF好?

PS Audio的PerfectWav DAC http://www.psaudio.com/ps/products/description/perfectwave-dac?cat=audio
用HDMI傳I2S訊號,
也就是在二部機器間用I2S傳輸,
I2S是parallel訊號,用於長距離傳輸會有同步問題,實在不是個好方式...
當然倘若是DAC上面疊著轉盤,用條10cm的cable,那就無妨囉~

到底為啥要用I2S取代S/PDIF?
或許問題是出在S/PDIF receiver用的是PLL產生I2S clock,
PLL再怎麼做,都不可能將jitter降到如同crystal般低...

PS Audio不是自己弄了個Digital lens加上低jitter的clock搞定這問題?
照說這樣應該夠了吧?何必再弄I2S?
或許問題會出在S/PDIF的clock與Digital Lens的clock總會有差異,累積一段時間後,
便會造成buffer overflow或underflow ...

2009年10月23日 星期五

oversampling為何有效?

上回談到oversampling,PS audio網站上談PerfectWav DAC http://www.psaudio.com/ps/products/description/perfectwave-dac?cat=audio
有這一段,其中的SRC便是sampling rate conversion

The PWD has one of the most sophisticate SRC's made providing 6 choices of sample rate improvement through the front panel touch screen. We included this sophisticated SRC for two reasons: it is expected and in some cases, beneficial. We also included a way to defeat the SRC.

This may all sound very strange as we have become used to the idea that "more is better". If 44.1 kHz is good, then surely 88.2 kHz is better and 192 kHz is the best. In some cases this is true but if you have a chance to audition the PWD and spend some time with this marvel you may discover that the ability to bypass the SRC is perhaps better in many cases.
SRC's manipulate data to do their work. DAC designers of nearly every company, including PS Audio, use them to lower incoming jitter and add features to the front panel. But years of research and a lot of engineering have demonstrated to us that while effective, use of the SRC can be a mixed bag.

2009年10月22日 星期四

CD難以避免的失真...唱片製作過程

音響論壇253訪唱片製作人賴二川,談到母帶處理

母帶處理最重要的是音量平衡、等化跟壓縮,
尤其要把音樂製成CD時,一定要經過壓縮。
...
而96KHz檔案不必進行額外的壓縮...

這裡所說的96KHz檔案,是以96KHz/24bits形式以DVD-ROM發行。
因為是24bits,也就是處理過程用的格式,因此無須如CD般壓到16bits範圍內。
錄音過程中,多少會處理,這處理為了避免損失解析度,因此拉高bits depth,
然而最終縱使normalization之後,還是得塞進16bits內,細節,就這麼不見了...

2009年10月21日 星期三

瑞鳴唱片製作人葉雲川談製作唱片

音響論壇253訪瑞鳴唱片製作人葉雲川

我自己聽過的中國樂團,都是用西方樂團的編制來編,我認為這會有很大的問題,像是二十把二胡組成弦樂團,但是二十把琴會有二十種聲音!像琵琶這類的樂器,更是每一個人演奏都有自己的個性,大家組在一起就是沒辦法向西方音樂那般整齊劃一,中國的樂器是有很強烈的個性的。

是否如此,我沒啥概念,聽的實在太少,
至少,我知道,近代中樂團曲目,我這般不經意的偶爾聽見,老覺得像是西樂...

我在做完唱片後,常常是不敢聽的。在錄音時我聽現場的音樂,那裡面有太多細膩的情感,出來聽錄音的結果,就稍微差一點。我在後期製作的時候,跟每個工作人員都想吵架:為什麼你們要拿走我這麼多的細節?

這,誰都能想見吧?
傳真?難啊~

當你要求精準時,大家注意力集中,音樂的情感就少了;
大家要表達情感,音樂就亂了。

亂了也無妨的Jazz,或許就沒這問題...

談到為何要送到日本、德國去做母帶處理?

我希望讓外面的人聽聽看,看是否還有我們自己沒注意到的。

2009年10月20日 星期二

乾淨的錄音?關於echo

之前提過當初mp3開發過程用了Suzenne Vega的Tom's dinner作為監聽標準,(http://records2ear.blogspot.com/2009/02/mp3.html)
用這首,或許是因為這是清唱,而且近乎唸,她的聲音又比較低沈,介乎男女聲頻段之間。

最近我在測DRC造成的pre-echo,需要一段乾淨的音樂,便想用這段Tom's dinner來試聽,
明明是清唱,本以為只是microphone錄下完全不處理,該很乾淨,
卻發現,還是有echo!
這echo不像是錄音師特意處理加入的,
(例如江蕙的台灣紅歌裡那首風吹風吹開頭的童音,或是蔡琴民歌裡被遺忘的時光開頭的清唱)
Tom's dinner的echo量不至於大到聽到空間感,以耳機聽才聽的出來,可能是在錄音處理的眾多過程中被引入的...
是啊,filter多少會造成pre-echo!
因此,要由一般商業發行的唱片中找到乾淨的音樂,難...

還好,我手上有張Stereophile的測試片,其中有一段錄的是某工作人員之妻清唱summer time,
這就完全沒有echo。

2009年10月19日 星期一

搞清楚問題的根源沒?關於CD與檔案



這兩天DIY audio上在吵另一個問題,用不同的軟體轉出的CD track,聲音是否不同?
就檔案的觀點,我們看不出不同,
但就以耳分辨而言呢?那是另一回事,這是分辨整個系統的差異,而不是檔案的差異。
甚至他們一票人還說檔案擺在硬碟上與擺在flash drive上聽來不同!
你說這該是怎麼回事?


2009年10月18日 星期日

吸音對音響室的影響



這是台南家中測試所得的impulse response,比較有無吸音的差異。
damping是指在左側書櫃上、地面上與背牆上(內側空心的矽酸鈣板)佈上一片毯。
第一張是左聲道,第二張是右聲道。

左聲道0.9ms處衰減約8dB,這是鄰近喇叭處的書櫃上的厚毯的效應。
1.8ms處衰減約4.5dB,這是背牆上的薄毯的效應。
2.3ms處衰減約11dB,這可能是近聆聽位置的書櫃上的厚毯的效應。
3.3ms處衰減約12.5dB,這是地面上的厚毯的效應。

右聲道類似,但改善較小。

顯然隨意的加上一片毯便能有5~12dB的改善,差異不可謂不大,自然是值得做。
然而麻煩之處在於如何能保持美觀並且抵抗台灣的潮濕環境?

2009年10月17日 星期六

CD到底有啥問題?

這很多人在討論,在這篇裡
http://www.diyaudio.com/forums/pc-based/153174-best-cd-ripper-eac-dbpoweramp-jrmc-4.html#post1948410

It's because the 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of CD/DVD data is more robust than that of music CD. Also, data CDs aren't subject to the read/write offset problem of music CDs. You could consider the latter to be a trivial error, as it only changes the amount of silence at the beginning and end of the song by a tiny amount. But it does make it a little messier to determine whether you got a bit-perfect rip of your CD - especially since you don't know a priori what the data were supposed to be. Thus the use of AccurateRip and read/write offset correction for helping with this task.

I've ripped about 1000 CDs, many of them as old as around 1984 when I first started buying them. I'd say maybe 3 percent of them had some kind of problem. There's a freeware called KProbe2 that works for Lite-On drives. It checks C1 and C2 errors on CDs among other things. I checked the problematic CDs with KProbe2 and found they usually had C2 errors, or a much higher than normal incidence of C1 errors. It's complicated a bit by a pretty large variance in quality of audio CD 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in different makes and models of computer CD/DVD drives.

3%這數字...實在不算高,
而且是,3%的CD有問題,97%沒問題,
3%之中,出問題的data想必更是低得很...
我的CD頂多300張,算來只有十張會有問題...

CD是有問題,但,你難得會碰到!
窮緊張個啥啊~

2009年10月16日 星期五

這是音響廠的網站嗎?47 Labs

上回提過47 labs,
沒想到他的網站也是精緻非凡...
http://www.sakurasystems.com/

台南的長物志的產品風格也類似47 labs,只是網站走的卻是完全相反的路子...

2009年10月15日 星期四

La Revancha Del Tango -- Gotan project


這張CD幾年前出現的,當時似乎有相當名氣,
這幾年來倒從未認真的聽過一遍...
今天聽來,倒是相當有意思...

名為Gotan project,擺明了Tango倒過來,
音樂以Tango為主,搭上的是....電子舞曲!
嘿,這真合我的胃口...
記得,盡量放大音量聽,才能感受那美好~
電子舞曲沒人小小聲聽的...

2009年10月14日 星期三

Microphone指向性


現在用的microphone ECM8000(http://records2ear.blogspot.com/2009/08/microphone-ecm8000.html)雖然號稱無指向性,實際測試呢?
這是由Impulse response測試轉換所得振幅頻率響應比較,測試台南家中的系統,紅色朝向喇叭,藍色朝向上方,1/3 octave smooth。

顯然有相當的差異...

2009年10月13日 星期二

DRC參數作用


DRC的設定檔有幾個主要的參數,
在Minimum Phase filtering, Excess Phase filtering, Ring Truncation filter都有
Window Exponent及Lower End Window Duration這二個參數,

2009年10月12日 星期一

DRC調過頭--pre-echo


針對Mayor家產生的DRC校正試聽結果,第五級相當好,但第六級便有相當明顯的artifact,
這是校正後的impulse response simulation結果,第五級(strong)vs 第六級(extreme),放大impulse前這一小段,數值normalize為1.0。

顯然除了最接近impulse的那個pre-echo外,之前的pre-echo都是第六級遠比第五級大。

2009年10月11日 星期日

Rebel小管機


這不是很漂亮?
何必音響一定得要是黑金銀木,彩色的不是更吸引人?
你想,年輕人想買哪一種?

而且,這是台灣牌子。

2009年10月10日 星期六

有趣的47 labs



http://audio.u-car.com.tw/detail.asp?articleid=193&typeid=5
這人,實在很有意思...
似乎是個技術人(商號名稱源自於常用的黃紫色電阻,這夠技術吧?),
但他的產品外觀雖然簡單,卻相當的美,
USB DAC用個信樂燒裝起來?你想得到嗎?

這大概是鸚鵡螺之後僅有的陶瓷音響了....

CD player竟然是整個讀取機構在上面緩緩的移動...這,真是太有感覺了~


至於其中所談到的不做oversampling,這倒是與PS audio觀點相同...
這值得探討,下回談...
不過,digital filter,PS audio倒是花了很多功夫...


2009年10月8日 星期四

Eventus喇叭




偶然經過信義區的某棟幽靜的住宅大樓旁,
見到這家的喇叭(http://www.eventusaudio.it),展示在現代簡潔風格的空間中,
相當搭配...

或許傳統的音響迷還是喜歡木皮,
但,我想更大的潛在客戶族群,那些非音響迷,但愛好音樂的絕大多數人,
該更是喜歡這樣的風格吧...

這樣的外觀,成本或許反倒比較低哪..


2009年10月7日 星期三

CD品質另一問題

這篇裡 http://audio.u-car.com.tw/detail.asp?articleid=189&typeid=5
瑞鳴唱片的製作人說,CD壓片秒數會影響聲音品質...
這有意思...

是溝痕壓的不夠銳利?
導致讀取所得訊號rising/falling time太長?
導致tracking不易?
導致讀取馬達往復動作?
導致電源雜訊加大?
導致jitter加大?

2009年10月6日 星期二

中國的口水歌文化

看U-audio談到一句“中國的口水歌文化”...

正巧前兩天聽音樂543,邀請二位中國的民謠風歌者,談到當年他們在中國是如何接觸臺灣的校園民歌,
並非直接聽到台灣的錄音,而是聽見中國當時的歌者所演唱的版本,
之後才接觸到原本的版本。

或許這也是口水歌文化的一部份原因吧...
回過頭來想,當年台灣在楊弦出現前,不也是如此?

表面上,或許台灣與香港仍舊主導華語圈的通俗歌曲市場,
然而,以中國的人口數與文化龐雜度,可以預期中國將快速成為主導者,
台灣與香港的創作都太都市且太年輕人了...

2009年10月5日 星期一

再探noise shaping

上回提過noise shaping的差異(http://records2ear.blogspot.com/2009/09/noise-shaping.html),
今天再度挑了幾種仔細測試,
選擇調整最少的modified-e-weighted,
調整最多的shibata, low-shibata, high-shibata, improved-e-weighted

仍舊以月光小夜曲與拉斯卡尼小夜曲為試聽音樂,
DRC輸出轉成24bits,以Audacity播放,
Audacity負責轉換為88.2KHz,經由MacBookPro內建的光纖輸出。
Audacity的oversampling當然是設定為較佳的algorithm。

很明顯的high-shibata與improved-e-weighted遠比其他的來的好,
音像更清晰立體,聲音也較乾淨。
又花了相當時間比較high-shibata與improved-e-weighted,
差異並不大,最後確定improved-e-weighted確實較好,
好在微弱的空間殘響,且音像更浮凸。

仔細比較頻率響應圖,
在5KHz以下,improved-e-weighted最低,
再加上人耳對5KHz以下遠比高頻敏感太多的效應,
理論與實證相符。

聽月光小夜曲最後那段清唱與背景的蟲鳴聲,
那透明清澈自然,已幾乎與未經過DRC處理相當接近了...

又稍微試了Audacity的oversampling algorithm,
換成較快速但較差的algorithm,立刻音像就糊了...
再換成以iTune播放,也就是由OS負責oversampling,又更差...

可見得數位音樂理論並沒錯,確實可以達到相當傳真的程度,
真正的問題在於實作,
大多數/主流的產品考量的傳真程度,只是為了一般人的要求,
不符HiFi界的期望,可以想見...

2009年10月4日 星期日

Podium喇叭的工作原理

終於有詳細的解釋了...

http://audio.u-car.com.tw/detail.asp?articleid=153&typeid=5

2009年10月3日 星期六

又一個號角狂!

每邊六個大單體組成的低音號角...
又是個法國人...
http://pagesperso-orange.fr/francois.mastroiannidiy/M%20Rogerro.htm


2009年10月2日 星期五

mastering的原則...

這篇 http://audio.u-car.com.tw/detail.asp?articleid=113&typeid=5
談mastering studio,有這麼一句

「我們不會將自己的音樂認知加諸於客戶,但我們的確會以我們在音樂的經驗,進入客戶的夢想之中。」

值得玩味...

2009年10月1日 星期四

鋼鐵男子


擦去轉身離去之後 不爭氣的淚
燦爛笑容滲雜著汗水
真的累 妳看不出我的傷悲
景色還是一樣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