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23日 星期二

喇叭後牆差異 -- CD櫃 vs 外加投影幕

最近測了個例子,喇叭後牆是幾乎整面的CD櫃,CD也幾乎擺滿無空隙,櫃前貼著有面投影布幕可升降,比較看看有無布幕的差異。
先看看振幅頻率響應,紅:無布幕,藍:有布幕
差異比較多的是高頻段,喇叭背面,怎麼會有高頻呢?
難道是雙面發聲?
不是,喇叭是B&W N802(沒有鑽石喔~)


再看1ms以內的振幅頻率響應
沒啥差別...
1ms內,只有直接音,而布幕有無是在背面,有這結果很合理。
那,來看看impulse response
大約3ms、7ms左右有明顯的差異,而且是有布幕比較弱,是被布幕吸收?
不過,為何會有間接音是喇叭背面且3ms、7ms?
這得解釋一下這空間,
這是個很小的空間,約二坪大,天花板也很低,約2m,整間塞的滿滿的,
喇叭那頭中間都是器材,聆聽位置這頭有張雙座沙發,幾乎塞滿背牆,右側的門很難全開,左側還有書桌、書架、滑輪椅,
喇叭與聆聽位置之前的左側牆,又有個四、五層的器材架,擺的滿滿的,
右側也類似,另一個櫃子,上面還擺個大防潮箱,
由聆聽位置看過去,喇叭其實只恰巧沒被二側的物品擋住而已。

換句話說,喇叭發出的聲音大概偏離軸線15度就會打到二側的物品而後四處亂跑,
3ms那群間接音差異,大概就是這麼來的,
3ms約當1m行程差,差不多,就是喇叭到物品再到布幕再到聆聽位置與直接音的行程差。
7ms呢?約2.83m,可能是直接音打到另一側的物品散射造成的。

來看看中低頻的impulse response
3~7ms處仍舊有差異,也就是說布幕吸收頻率低達2KHz以下;
17ms起,差異就更大,
17ms,約當5.8m行程差,這已經足夠在這小小空間來回一次囉~
可見得該是喇叭的直接音發出後,打到其他五個面後,反射到喇叭背牆去,又再回到聆聽位置的結果。
不過,這裡要注意,藍色比較高,也就是有布幕間接音比較強!
啊?沒弄錯吧?怎麼會,布幕不是比CD外殼更會吸收?

來看看低頻的impulse response
有起有落...
別忘了相位差啊~行程差導致的相位差造成看來似乎不合理的結果,
二個不同方向來的音波,若是其一減弱,其和可能是更高,也可能是更低,就看二者的相位差而定。

再來看瀑布圖,檢視間接音與頻率的相對關係,高頻段,上:有布幕,下:無布幕
8K以上比較明顯
中頻段

1.2KHz左右比較明顯,
低頻段

主要差異在80Hz左右。

摘要,
投影布幕對高頻的影響比其他頻段來的明顯的多,不過此例比較特殊,以一般的擺設方式,可能不會造成那麼大的效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