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3日 星期六

低頻聽感 vs 測量



這張圖上面是fuu家,下面是Jett家,
80Hz以上李家比fuu家多了0.2秒才掉到-48dB以下。

Mell問:
這多出來的0.2秒 是指...
低頻較沉? 低頻量感充足些? 低頻的線條好? 低音比較鬆散?
還是空間裡的布置有明顯的特性所產生??
瀑布圖的意思是,喇叭發出個聲音後,在測量點上聽見這個音,以及接著這個音打到空間中的物體後,四處迴盪到測量點而聽到的那一波波亂七八糟的聲音
最左邊是喇叭發出的音,往右都是間接音,可以看出一波波形式,
圖上斜向左的這軸是頻率,看這圖也能看出空間對各頻段的反射量。

理想上,當然是喇叭發出的聲音儘快被空間吃掉,那我們聽見的就會是很乾淨的聲音,能夠明確的聽到錄音的內容,
例如錄音那個空間的回音,而不是聽到再生音樂時採用的這個空間的回音。

李家比fuu家在80Hz以上消散的比較慢,聽來就會是多拖了一些時間,沒那麼乾淨清晰。
0.2秒聽的出來嗎?當然,我們知道人耳能夠分辨0.1秒以後的回音。

Mell問低頻沉,一般是指能發出夠低夠大音量的頻率,而且,通常還表示很迅速的發出(慢一拍的低頻就像鼓手慢一拍才打下去囉...聽來當然不會有沉感),
這要將瀑布圖轉個角度來看,看看第一波,
第一波越是平直,能延伸到越低頻,就表示聲音聽來越沉。
以這二個例子來說,李家看來比較平直,但延伸到80Hz就開始掉,fuu家50Hz才掉,但100Hz有個大凹,
這,聽來二者的差異會是?這就得看音樂的頻譜囉,
當敲個50Hz的鼓時,鼓皮被敲下瞬間那聲音會落在100Hz左右,fuu家在這個就吃虧了,聽來沒衝擊力;
當bass撥奏40Hz左右,那fuu家聽來就沉的很囉~

Mell問低頻量感充足,一般是指音量夠大(通常都過多),這也通常不是單指極短的時間,而是一段時間,
例如套鼓用力一敲就停,我們會說沉不沉?衝擊力強不強?速度夠不夠快?
鬼太鼓一敲後整個空間迴盪不已,我們會說低頻量感足不足?

量感這就得看振幅頻率響應圖,這張是fuu家
瀑布圖是喇叭只發出一個脈衝音,觀察隨那音隨時間消散的過程;
振幅頻率響應圖則是喇叭持續發出聲音,記錄穩定狀態時的音壓。
這張看來40~65之間沒問題,兩側大凹,
若聽的是鼓(通常頻率都在50~70間),聽來量感夠;
若是大提琴演奏E2~B2這個頻段,那量感就嚴重不足。

再看Jett家
凹陷在50Hz以下,Tuba、鋼琴、Bass(拉,不是撥)的極低頻段量感就不夠。

Mell問低頻線條好或鬆散,這該是指清晰與否,
仔細分析,其實會發現,這並不只是包含低頻,還包含高頻。
倘若唱個50Hz的測試訊號會有所謂線條清晰或鬆散這樣的感想嗎?
不會,樂器演奏時伴隨著那低頻出現的較高頻段構成我們感受清晰或鬆散。
各頻段一致精準的發出聲音,聽來清晰;
若各跑各的,有的快,有的慢,那聽來就鬆散。

此外,若聲音不乾淨,拖拖拉拉,前面發出的聲音的尾音會干擾後面的聲音,
那聽來也會鬆散不清晰。

這部份當然還是看瀑布圖,這才有時間方面的訊息,
二家互有優劣,
fuu家尾巴拖的少,Jett家第一波比較平直。
大提琴演奏C3以上的音時,fuu家大勝;
bass撥奏C2時,李家該會比較有形體感。

至於Mell最後的問題,
我們再看上面的瀑布圖的第一波,fuu家為何會有那個大凹?Jett家卻能相當平直呢?
這和空間尺寸大有關係。

上面,我的用語是第一波,而不是直接音,為何?
因為對低頻而言,根本就聽不到完整的一個波的直接音啊~
200Hz的波長也有1.7m長,比喇叭單體到地面的距離還大,
因此我們聽到的低頻一定有空間效應,而那大凹,就是某個間接音造成的。
Jett家非常大,喇叭離牆面與天花板很遠,因此很平順。

低音好不好,喇叭有影響,但空間的效應往往更高。
這二例的喇叭若是對調,結果一定又是大不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