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0日 星期日

對症下藥與輕重緩急之DAC篇

CD出現時,用來唱CD的當然是一體式的CD player,前幾年還見到這隻Philips 100,
操作方式非常古怪,而且很慢,
聲音嘛...當然不能要求...以如今的觀點。
在那個時代當然很嚇人了,當年同學的隨身聽式CD player就讓只有tape可聽的我很驚艷啊~

再來有人搞轉盤與DAC分離,中間用S/PDIF介面串起來,
當年我拉同事胖子去新竹大鄭聽同一隻DAC用不同轉盤唱出來的聲音,哇勒~他都快暈倒了,怎麼其中一隻唱的樂團銅管都像在放砲~全都不準...

再來呢,電腦開始出現S/PDIF輸出,前幾年我抓Mac的光纖輸出給DAC,哇啊~比二萬的Sony XA3ES還好!
那時有一票人就在花時間搞電腦,用各式各樣以我們這種PC行業出身的工程師看來挺奇怪的手法嘗試改善整套數位訊源的聲音...

差不多同時Wavelength Audio的Gordon Ranking開始倡導USB規範上本就有的Asynchronous DAC,
Ayre請Gordon做了QB9,聲名大噪,於是大家確認async USB確實是正解,
接著所有搞數位訊源的廠商全都往這方向轉,就連搞轉盤最出名的Esoteric也全面加上async USB(用的還是台灣所羅門的IC喔~真好)。

不過呢,大家還是發現,就算用了async USB,電腦還是會影響DAC的聲音,於是有人堅持一定要用無壓縮檔案格式,有人賣一條數千到數萬的USB cable,有人賣預先將檔案抓進RAM並且解壓縮的軟體,有人繼續用各種方式搞電腦...

這問題是出在?USB那條地線上,所以我才會搞個UF1出來(畢竟我沒做個處理這問題的DAC...),
總結以上,最好的解法是?
似乎該是async USB DAC外加完全隔離USB地線,
不過眼前似乎還沒這種產品,那麼,我們該怎麼辦?
繼續搞轉盤?
繼續搞線?
繼續搞電腦?

對症下藥的症是?
輕重緩急的重與急是?

都該是DAC端,async USB DAC越好,濾除雜訊的能力越強,受電腦的影響就越小;
電腦再怎麼搞,也是GHz級的超級大雜訊源,搞電腦就像是你在打坐,門外有一整營的軍隊在操練,再怎麼要求軍隊聲音小一點,有用嗎?門關起來比較有效(至少加隻UF1吧)。

口袋裡的銀兩有限,請抓準重點,莫虛耗了有限的時間與精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