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6日 星期六

Project -- Altec A5

實在記不得這是否發表過...
終於...整組喇叭搞定了!
正式開唱!
二聲道三音路同時一開唱沒半分鐘,老哥高興的站起來,那音場!

終於組裝好的左聲道,搞定後測量發現impulse response與右聲道差一點,算了算,差了1cm左右,一量,果然,中高音驅動器位置不同,微調後就搞定;
此外,注意一點,這中高音位置比另外兩個單體後退的多,這也得藉由延遲修正之(嘿嘿,這是DSP分頻最佔便宜處),原本測量點在單體前方60cm處,得延遲76個sample,
拉到聆聽位置測,改成66個sample才準。
暫時以這三隻擴大機撐一下,最下方的Maratz老矣,開機得等半小時,該換了。
或許Hypex UcD180可用...

這是喇叭前75cm處測得,microphone對準中音與高音之間,這時中音延遲76個sample。
超高音分頻點16KHz,不容易接的漂亮,microphone稍微移動1cm相位就大扭轉囉~
中低音就容易接的漂亮囉~分頻點700Hz,還不錯吧?
開放箱體的低頻能唱到35KHz/-6dB,夠好了吧?
大陣仗!
給Mytek 8x192輸出到擴大機用的轉接線,三隻後級只有一隻有平衡輸入,只好加轉接線。
懶得出門找現成的轉接頭,反正手上材料夠,索性自己做,
沒想到,做四條竟然也要花一個半小時...
 Mytek 8x192終於登場!
雙介面,1394與USB,剛接上中高音號角擴大機時,哼...
接條地線在機箱上就搞定囉~
三隻擴大機由高到低推超高音、中高音、低音,
中間那隻First Watt F5也是剛到。
F3燙死啦~才15W,散熱片根本不能留手,稍微一碰就受不了。

那,聲音如何?
讚!還沒調整各音路音量差異時就能確定音質相當純淨,
調整完畢後,唱蔡琴金片子中的神祕女郎,哇勒~這聲音未免太漂亮啦~
之前幾次老哥對聲音好壞都不置可否,這次可就滿意囉~Mytek 8x192的聲音實在不錯~
而這時用的DRC參數還是上回舊的設定勒~

唱民歌蔡琴被遺忘的時光時,可以明確的聽見每個字的回音!
我真的要昭告天下,這絕對是我跑了上百場,唯一一套能做到這程度的系統~
其他系統都只能聽見最後一個音的回音,前面的都聽不見勒...
完美?
還不致於,唱複雜音樂時會亂,
這可能是器材電源,目前後級都吃老哥自製的濾波器,下一步會給每一隻機器一隻獨立的隔離變壓器;
也可能是DRC參數仍舊用舊的,這次喇叭動了些,器材架位置也改變了,不準;那幹嘛不再搞一次DRC?因為老哥說空間各項物品還沒定位,而且月底雙15"超低音也會到,屆時再來囉~
還有一個原因,天限,Altec 288與515畢竟都有相當年紀,諧波失真不低...老哥知道這點,但既已決定用這樣的組合,就不在意囉~
Mytek 8x192確實不錯,再來就看上隔離變壓器後,唱複雜音樂行不行囉~
那天去老哥家,先聽了這套拼裝品,還不錯哪~
挑對音樂的話,老古董也能唱得相當好。

再來個訂製隔離變壓器,1.2KVA x1 + 500VA x2 + 250VA x1,分別給Arbiter PW-150, First Watt F3, F5, Mytek 8x192。
安裝完成囉~架子後面左側那隻就是啦~
右邊是老哥自己做的電源濾波。
再來,測試Mytek 8x192跑Firewire vs USB,
我實在聽不出差異來...
但USB可以加上UF1!這就大幅勝過Firewire囉~老哥說那隻UF1就留下吧!沒有UF1聽不下去,但這隻晚上得拿去Joe家測試勒~
超低音終於到了!左右各一,擺在牆角,以減少牆面造成的梳形濾波效應。
原本打算用雙15"款,但台灣沒貨...這隻單15"也很沈重囉~
再來的問題會是,分頻怎麼調整?
主喇叭三音路我的調整法是在喇叭前方測量,以壓低空間效應的影響,
但超低音負責的40Hz以下頻段根本不可能避開空間效應,而且也不是擺在主喇叭下方,距離遠,似乎該是改成在聆聽位置測量;
再來是,分頻該用超低音本身的轉鈕調整,還是DSP設定?
以過去經驗,那些轉鈕通常都很不準,還是設定成跳過背板分頻,由DSP分頻,
Rythmik的超低音向來有個LFE輸入可以這麼用。
DSP分頻設定好響應曲線後,實際上套上系統,結果當然不會那麼漂亮,縱使喇叭完美,空間也會打亂結果,加上主喇叭與超低音又有時間差,相位一定會偏移,導致二者總和不平順,
似乎得要考慮微調超低音上的相位...
這堆線,夠多吧...
三隻擴大機、二隻超低音、DAC、藍光機...
順便提一下,Marinco的C15母插也是不太好組裝,設計有點呆...

補張Mytek 8x192 + UF1的照片
今天終於讓四音路DSP分頻系統開唱囉~
當然還得加上DRC校正,最後那聲音啊~說實話,得用恐怖、驚異這種詞形容!
大家知道我跑了上百同好家,願意稱讚的不多,要說很好的,那真的屈指可數,
老哥這套系統最後的結果隨便聽啥都是嚇一跳那種等級!不管是熟悉的,不熟悉的音樂,
我們兩人真是邊聽邊掉下巴!
真的沒想到CD原本記錄的細節有那麼多!
上回套舊DRC參數有點亂這毛病換成新參數後消失殆盡,還好,之前那毛病不是出在老單體。

完美?還沒,還沒,
目前數位衰減約18dB,相當高,聲音會有些刺刺吵吵(就是那種所謂的數位聲啦~),
再來得加上ATT1四音路版,改成類比衰減就能避開這問題,
還有個地方可以搞,gain最高的Arbiter PW-150該可以壓低gain 12dB,來問問李老闆怎麼改...


不過,我敢說,目前這聲音隨便誰去都會掉下巴啦~


上DRC前,測量發現右聲道的impulse response怪怪...
這是左右比較
 想了想,一看,怪怪,右聲道超高音位置比較突出約1cm!
推進去些,新舊比較,
看來好多了。
這位置差可是會影響頻率響應喔~
舊的位置凹陷嚴重啊...發聲時間對齊非常重要啊~

再來看超低音調整,
超低音擺牆角,以減少三個牆面造成的梳形濾波,輸入為LFE,也就是DSP分頻,跳過背板轉鈕,音量調正中,後續再由DSP分頻處調整,分頻設定為50Hz,12階,反相,壓低對主喇叭的影響,藍:分頻曲線,
45Hz處凹陷確認是空間效應,與相位無關,這得要靠DRC救,
最後超低音量略調高些,讓40Hz以下直接音振幅較高,以免DRC補太多影響數位解析度,左右聲道:
這張順便看老哥這空間特性,50Hz以上消散的速度極快!
50Hz以下還是不行,可見得要以被動式空間處理搞定全頻段可行性太低了...

全頻段:
再來當然是加上DRC,校正前後
 這空間雖然被動處理砸了很多,沒用上DRC還是不行啊...
瀑布圖,左聲道,上:校正前,下:校正後



第一波都修正的不錯,
極低頻的尾巴也砍掉了。

回頭談聲音,
這系統最令人驚異處在細節,非常誇張的細節,殘響就那麼由發聲點擴散出去,簡直像看見音波在空間中迴盪那般,這想必是因為採用DSP分頻,無需經過被動式分頻那些體積龐大、特性不理想的RLC電路,這還是採用數位衰減的聲音,等ATT1上場後豈不更嚇人...
另一項驚人處在音場,極深遠,喇叭又擺的寬,幾乎像是現場舞台感了,老哥這空間本就音場極好,加上直達20Hz的超低音果真瞬間放大音場,不只深度,連側面舞台緣反射也明顯出現了,印象中,沒有任何一套系統的音場比這系統更宏大,就算是實體感驚人的桃園Nola GR V系統也遠遠不及;

缺點呢?
首先當然是數位衰減損失的細節與造成的吵刺感,那天唱到最大聲也還衰減了18dB,也就是剩下1/8振幅,損失3個bits,待ATT1上場驗證這點;
再來是能量感不是很足,音量大似乎有點亂,這或許是數位衰減的關係,也或許是最前面那隻Topaz 5KVA隔離變壓器限制住後面的隔離變壓器,有空再驗證之。




趕工中...
四路/八聲道ATT1-4測試完成!

箱體設計
編號ATT1-4,四音路用,
簡單的拉高ATT1,讓側面輸出入為四組垂直排列,對應於由低至高四音路,以免插錯位置。
側板微調,錯開位置,以便插拔好按下扣鎖;
此外,結構強度也會比較好些。
真是做到手軟...搞了四小時...
暫借二聲道的箱子搭起來測試,準備上場...
接上Mytek 8x192,16條線還真複雜...
效果果然不錯,數位衰減造成的吵雜感就消失了~
弦樂滑順哪~音量轉小仍舊相當清晰柔順。
下一步就是做箱子囉...

又,四片板子其中兩片用上了pre-atteunation這級,搭配後面gain較高的後級擴大機,這讓DAC的輸出能盡量拉高(約-3dB),訊號解析度高,S/N比也拉高。
測量中
呃...可怕...
前面那對Jensen Emperial用古董管機推,唱KaraOK與看影片也用這組。
終於...完工囉...
其實還有一個尾巴沒收,Arbiter PW-150送去降低gain還沒回來,暫時用另一隻頂替。

若真要搞嘛,還有件事可以做,
改善DAC的電源,Mytek 8x192的電源雖然比絕大多數專業DAC都好,但仍有相當空間可改善,打算拉出變壓器,這部份空間全改成濾波電容,
石英震盪子旁補個電容。

那天老哥說這個案子我該花了上百小時,算來應該有,
單是有記錄的測量就超過八次,實際上跑老哥家的次數該有十二次以上,
每次去大概都是下午一點多到,晚上十點左右走,
耗費的時間還真是不少啊...

整體分析起來,單是挑單體、號角、設計箱體就耗掉半年,七月下旬底定,
但DAC卻等到11月才到,終於開唱,
又過了一個月補上超低音,
再過一個月補上ATT1-4,
整整一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