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1日 星期六

吳書瑤談電影音效

http://www.biosmonthly.com/contactd.php?id=6759

首先會遇到三個月的關卡,這時候操作要熟練,也要完成初步的小工作;一年後很多人會告訴你應該怎麼做,自己則會不斷懷疑何為對錯;三年後能看清工作中的問題、知道該如何調整,但就是做不出來;五年後好像都做得出來了,但穩定性不高;十年後什麼都會了,但是時間永遠不夠,一天可能要想 3 至 5 部片,尤其轉換成 DCP 數位拷貝之後,導演常常做完又想再改,一路上有無數情緒和心理上的挑戰。吳書瑤解釋,數位化之前的年代,需要八年時間在各部門跑過,始能往單一專業鑽研,因為下音效時要知道 Foley 演員能否做到、能否用音效庫或別的方法取代,完成一件事的方法不只一種;到了數位時代,流程已縮短為三年,技術工作沒有三年不會有概念、沒有十年則不能懂
技術,只是工具,真正要完成的那件事,就是文中說的"懂";
沒辦法,當技術不足,都在花時間磨技術,無暇顧及核心。

http://biosmonthly.com/contactd.php?id=6778
學會思考如何幫助電影好看、感動,而非過於技術本位地去表現聲音。近期她發現年輕一輩因為好萊塢片看得多,經常想仿照做出很夢幻、科幻的聲音,卻未考慮電影風格和類型問題,「比如看到《刺客聶隱娘》的慢動作就想把腳步聲加上回音,我說這是侯導的片耶!」
...
...
杜篤之教會她「沒有小聲就沒有大聲」,設計聲音時要界定全片的最大場,在那之前可以有小高潮,但聲音表現必不能搶過它,否則觀眾會疲乏。談及大小聲問題,在國片與戲院的諸多齟齬中,音量問題是常見的衝突點,多數戲院為了迎合西片大音量的動作音效,加上為了多賣票而增設前排座位,需要依最大聲的基準把喇叭調小,導致放映以寫實路線為大宗的國片時,好比刻意營造安靜氛圍的《念念》,若不調整喇叭音量,很多細節是聽不到的。

哎啊~連放電影都有音量問題...

經有錄音系系主任帶著學生至公司參觀,由於中國電影多是事後配音,他們因此提出疑問:同步現場得做許多妥協,像燈光的電流聲、現場環境車聲等,都會讓聲音不飽滿,選擇配音不是更好嗎?杜篤之的回答令她銘記在心:「我做的是電影,不是錄音。」

喔,我也要說,貓窩做的是HiFi,傳達聲音,不是創作聲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