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7日 星期五

是在調整啥?

非音響迷一定搞不懂為何花大錢買套音響回家還得調整?
是在調整啥?
花那麼多錢還那麼難聽還得調整?沒說錯吧?
不如聽耳機...

到底是在調整啥?
是音響設計不良?還是能力有限?
若是設計不良,那幹嘛花大錢買?
若是能力有限,那花錢買半套solution豈不更冤枉?

莫怪HiFi音響市場萎縮...
如果你用adaptive USB DAC,或是用光纖、同軸、AES/EBU DAC,這jittter一定偏高,就沒極高頻、泛音/殘響不自然,那,所謂的調整就會是用偏高頻的線啦、錐啦,搞出來的聲音若是唱人聲就會又瘦又吵,
這樣搞對嗎?

如果你用小小的喇叭,覺得不厚實,假假的,
就搞些奇奇怪怪的線,或是奇奇怪怪的墊把聲音搞的很肥很濁很慢,
反過來聽小提琴怪到極點,
這樣搞對嗎?

常見的說法是,喇叭、擴大機、DAC都有不同癖性,得要加個前級擴大機來調整...
你想,一堆雜牌軍歪過來扭過去,要叫他們排好成一直線,可行嗎?真的調整的好嗎?
為何不反過來,挑中性的喇叭、擴大機、DAC不就好了?
當然,這所謂的中性會是比較中性,一如完美永無止境。

實務上,啥喇叭、擴大機、DAC比較中性大家很容易就有一致觀點,
說穿了,真正的問題不在於客觀,而在於主觀,
在於,你就是有些不中性的偏好,對吧?

就是愛聽肥厚軟爛的歌聲,偏又要求小提琴要快速凌厲通透飄逸,你在開玩笑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