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3日 星期六

音響最重要的是?


是否想過,為何要搞一堆各式各樣樂器湊成一個樂團?主要是為了有高有低、各種頻率、各種特色的聲音,
就以典型的搖滾樂團編制,歌手、吉他、鍵盤琴、bass、鼓這種組合來說,每樣樂器以及歌聲相對音量大小是不是很重要?總不能鼓聲或bass大到總是蓋過歌手的聲音吧?各種樂器的音量必須弄出某種和諧、平衡狀態;
當這樂團的演出製作成唱片,以音響唱出來時,每種樂器以及歌聲相對音量也必須照樣呈現出來對吧?
以技術用語來說,就是,頻率響應必須平直,這是音響的第一前提,非常重要;
否則就是扭曲變形的音樂再現。

每把小提琴為何聽來聲音不同?我們會說,音色不同;
為何用"色"來表示聲音呢?因為類似顏色,紅+綠看來是黃,小提琴拉一個音,弦除了發出這個音,還會發出其倍數頻率的聲音,也就是諧波,每把琴+弦的組合發出的各諧波比重不同,這就構成了音色;
人聲也是,同一個人,感冒時聲音變得低沈,我們還是聽得出來是某人,只是他的聲音裡的高音諧波變少了,喉音還顯得特別明顯;
如果一套音響再現小提琴聲音時,頻率響應不對呢?聽得出來是哪一把琴嗎?
如果再現某人說話的錄音時,高音太少,低頻太多,聽來就會很像其人感冒了。
頻率響應平直很重要。

如果一個樂團在你擺音響這的房間演出,那會?
除了豪宅外,多半狀況是,轟的受不了,能量真的太強啊...
單是一把大提琴在一般居家就很嚴重了,鋼琴更是不用說,鼓更是要命...
如果你的音響很好,能夠完全再現一個樂團的音量,那,在你家唱這樂團的錄音會?
轟啊...
音響越高段,越能再現其能量這問題越嚴重,聽來真痛苦,誰叫你有錢買那麼好的音響?
頻率響應平直很重要。

試問,這該怎麼辦?
音響迷有很多流行的招數,搞了幾十年了,真的解決了嗎?真的讓你覺得唱某張在音樂廳演出的唱片,如同在音樂廳那般自然、不會轟的亂七八糟讓你受不了嗎?
那些招數,為何能解?說法合理嗎?
各位音響迷,答案你很清楚,最正規、真正的解法是解決空間回音,你真的有採取方法解決這個嗎?
還是你不會解決空間回音,拿其他招數來用?低音轟就砍掉低音,這不等於腳痛砍腳,沒搞錯?
確實有效,不轟了,但,頻率響應很詭異,很扭曲,聽來的聲音很吵,比重根本就不對。
頻率響應平直很重要。

如果你用EQ搞這招,我會建議別砍太多,砍到不太轟就好;如果砍到完全不轟,那聽來低音就會很沒力...
當然,用EQ砍低音,聽來頻率響應還是不對(喇叭發出的直接音很弱,慢慢的回音累積才變大),中高音還是太多,但,不轟至少能聽得下去;
偏偏音響迷少有人用EQ搞,多半都用線搞,搞出來的聲音就是偏重中高音,聽來亮、瘦、細,一大堆細節都被犧牲掉了...
妙的是,越貴的線越如此...我猜是因為越有錢的人買的喇叭越大,低頻越多,問題越大,所以...哈...
搞的一堆百萬音響都細細瘦瘦,那些欲言又止、 輕聲嘆息的情感都不見了,怪哉...你抓張江蕙聽聽就知道了;
音響越好,不就該越能呈現那些極細微之處?

http://miaofoundry.url.tw/products-and-services/DRC/

又,大師點評--黃中岳談吉他 https://www.facebook.com/rayhuang.guitar/posts/170831476857738
簡單地說:聆聽音樂的『空間環境』,才是在聲音重現的『玩賞領域』中最應該重視的一環。而我想要『落井下石』地補充一個…機車的觀點:如果真的要能感受到『音樂在你面前忠實地重現』,最理想的地方,恐怕就只能在錄音室錄音的當下、回播錄音的那個時空環境了!以這首『夏雪』來說,大概也只有那個下午我們回聽第二個take時的所有環境條件,才真的算是『無損重現』,而其後的任何一種重現方式,都已經有各種不同成因的失真了。
再細究,也只有在錄音室中的二人聽見的是絕對原音,隔壁control room再現的聲音當然也是會被錄音、再生器材與空間扭曲;
但,倘若盡可能做到最好的錄音、音響與空間呢?若能夠非常接近原音到演出的二人都滿意,那麼,這錄音,而且是數位錄音檔,轉錄不失真,在其他照樣盡可能做到最好的音響與空間中再生,應該也能做到如同control room當時再現的成果。

以前的擴大機都有一堆轉鈕,高、低音調整、loudness之類的,就是用來應付空間效應,不是很好的招數,但總是比沒有好(在DRC出現之前);
後來呢,有人說拿掉那些聲音比較乾淨,是沒錯,確實比較乾淨了,但,空間效應呢?難道就不見了?當然還是在;
那,怎麼辦?於是就冒出一大堆貴的要死的線囉...真有解決空間效應?你說呢?別鬧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