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31日 星期五

菜鳥買音響—音響系統組成

https://youtu.be/Yrw4SZLekQ0

很基礎,但,不太好呈現,多搞了二天⋯

2021年12月30日 星期四

實際一點啦~

 

DAC3準備出貨⋯

最近一票人來問DAC2.2⋯我說啊,實際一點,口袋沒那麼深的,DAC3就夠好啦~架構與IC幾乎都與DAC2.1相同勒~有USB隔離、數位/類比隔離、re-clocking、電源choke,價格只要不到一半勒~細節看這邊 http://www.miaofoundry.url.tw/products-and-services/DAC3/

要不然拿你現在用的過來貓窩比比囉~


隔離變壓器讓聲音"好聽"因為變慢?

有人說,加上隔離變壓器會讓聲音"好聽"是因為變慢了...呃...那乾脆用小小的,串三五個不就超好?

試問,用了貓窩隔離變壓器後是否聽很簡單振幅不大的音樂就顯得乾淨清晰許多?這時擴大機輸出大約1W而已,對110V交流電源而言,根本就是10mA這種等級,極微弱,隔離變壓器的阻抗會讓這10mA電流變慢(這說法故意的,超不精準)導致聲音"好聽"嗎?

如果說是極大動態,由1W爆增到300W,那還比較合理吧?就算是這種狀況,用貓窩隔離變壓器不但不會覺得聲音變慢,反倒覺得更快,爆起爆落,這又是怎麼回事勒?

沒錯,就電路而言,在電路上串個隔離變壓器確實是增加阻抗,一定會讓交流電傳輸比較差,

2021年12月29日 星期三

Rythmik的12V trigger

Rythmik超低音背板有個12V trigger插座,用來遙控開機,就不用伸手去背面摸;

插頭該用3.5mm TS,也就是小耳機頭,不過,是mono那種,只有二個接點的;訊號9~12V。

TeXound Version 001 -- DJ Tiger


https://youtu.be/2QTCIWhXO9g

第一曲就有一堆極低頻...

2021年12月28日 星期二

CD燒錄倍速會影響聲音?

 

Photo by Roberto Sorin on Unsplash

一張CD,以燒錄機copy成多份,這幾份的資料內容是否相同?你去問音響迷以外的人,沒半個會認為不同。

這copy多份,若每份都用不同燒錄速度,資料內容是否相同?你去問音響迷以外的人,沒半個會認為不同。

這幾份若是用你的CD player唱,聲音聽來卻不同,那,問題是出在?不可能是燒錄機,也不可能是數位資料錯,只有一個可能,就是你的CD player搞出來的!丟掉啦~啥垃圾...



PDCA與「封閉校正系統」的潛在問題 by傅瑞德

https://tuna.mba/p/210628?fbclid=IwAR0JMQF7TW2rJf1mw5fiAPLd37fQdvknYJpSdbCdLX1_IV_R5c8n_GR8HaQ

這種校色方法理論上對,但能將所有設備都校到準確的機會微乎其微;而且如果認真做,就不會是「只有幾個設備錯」(因為「一致」是基本要求),「整個循環都錯」的機率比「整個循環都對」的機率高太多。

實際執行上會有這樣的結果,經常出現的原因是:

過於信任(特定的)設備:特別是執行者相信「這台十幾萬的螢幕應該不會錯吧」,有錯只會是其他便宜的設備錯。最糟糕的狀況是,執行者相信所有的設備,但所有設備都是錯的。

眼光偏差:因為這樣的校正方式,非常偏重執行者的經驗和肉眼的辨識能力;有時一串看下去都差不多,但顏色其實已經越來越偏,只是肉眼看不出來。

基準本身就不對:有時候最原始的那張基準色表,本身因為印刷品質、反覆使用、或是其他原因(被加上護貝之類的),所以原本就有問題,當然再怎麼校都不會準。

過程中標準不一/誤差:這一點跟「眼光偏差」類似,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執行者在設備A和B之間、以及C和D之間(自覺或不自覺的)採用了不同的判斷標準。

而只要其中有一個環節不對,最好的結果就只能是「大家一起錯、錯得很一致」。

哈!這篇正是徹底駁斥音響迷所謂的搭配法!那四項原因完全與音響迷的毛病相同啊~笑死我...

2021年12月27日 星期一

擴大機最重要的是?

擴大機最重要的是?電源,不是外面台電來的電源,也不是加了隔離變壓器就搞定,而是擴大機內部的電源,將台電來的交流電轉成直流電並且能維持穩定電壓,讓擴大機輸出不管是唱呢喃細語或天打雷劈都能維持相當程度穩定電壓的內部電源。

擴大機之優劣,幾乎就是這電源之優劣,能維持穩定的電源聽啥都能乾淨清晰穩定絲毫不亂;反之,電源弱的,隨便唱啥都會導致電壓不穩飄動,讓擴大機電路偏離原本設定的工作條件,沒力、軟腳、吵雜、凌亂、毛躁、侷促、粗野...

所以說,找擴大機先看內部照片,電容一堆的,比較好的機率大的多。

低頻沒有指向性,所以用一隻超低音就好?

低頻沒有指向性,所以用一隻超低音就好?

表面上似乎很合理,不過,但,你知道左右喇叭在聆聽位置測得的低頻響應往往差很多嗎?尤其是一般人以為超低音該唱起的80Hz;要到45Hz左右才會差異比較小,但振幅往往還是有些明顯差距。

試問,如果只用一隻超低音,要擺何處?這考量的是,要怎麼和左右喇叭接的起來;如果是劇院系統,劇院擴大機會左右分開來處理再混一起送到超低音去,隨便擺何處皆可;

但,若是雙聲道系統,幾乎都沒有DSP處理,就得用超低音上的設定,通常就只有一組設定,無法左右分開來分頻與調整振幅;如何能同一設定通用於左右?那就得碰運氣囉...

簡單做法,盡量接近左右喇叭,因為左右喇叭的響應差源自於空間回音,擺在二者之間差異最小。


2021年12月26日 星期日

勸世三姊妹開場曲

https://youtu.be/RUyDIHT2ecY

這台灣閩南語最高級咒罵怎麼會用在自己老爸勒...那不就罵到阿嬤了...

這也不是女人用的詞...

2021年12月25日 星期六

Alex Steinweiss的唱片外觀設計


https://www.mplus.com.tw/article/3813?fbclid=IwAR07sNMo5LK8E-7EbHVGt8kH0N0StuUTkoHw4XF0w37lRoAWzoT3NhpHAow

反過來看,這不也是個財力競爭?

2021年12月24日 星期五

S/PDIF真是糊⋯

挖出十幾年前為了測試DRC買的便宜USB DAC充當S/PDIF轉換,接到Audiolab M-DAC去,果然如當年印象中,糊啊~糊的要命~光纖已經糊了,同軸更是糊~
到底音響迷所謂的好的標準是啥?糊也好?好在哪?好在糊?那買老古董就沒錯囉⋯

好音響唱小聲也很清楚...

偶爾會見到音響迷說好音響唱小聲也很清楚...

音響要唱大聲容易,還是小聲?簡單想,音響迷為何幾乎都想買大喇叭?幹嘛?因為要唱大聲很難啊...

小聲比較好幾乎是必然,因此,第一句本質上根本不必說...

事實上,就算是大喇叭,也幾乎都是唱小聲比較清楚,為何?

小音量時,音響的幾乎等比線性輸出小音壓,而人耳的等響度曲線隨音壓變化,低音壓時,對低頻較不敏感,於是駐波就不顯著,相對之下,就是凸顯了人耳本就比較敏感的中高頻,因此就會覺得比較清楚。這點不用HiFi音響,用手機、筆記型電腦也能聽出來啊...

反之,大音量時,人耳對低頻敏感度提升,於是就覺得駐波轟,這轟遮蔽了中高頻,於是就覺得不清晰,吵雜...

Rythmik超低音要漲價囉~

Rythmik超低音要漲價囉~如之前預告,各位知道最近貨運漲到瘋狂的程度吧?
2/1起漲價,目前存貨不多,手腳要快囉~


一堆DAC⋯

準備週六的DAC活動,我手上的DAC還真不少⋯

何謂發燒片?

何謂發燒片?就是音響迷喜歡的唱片;

為何喜歡?通常都是滿滿細節,而且多半不複雜,二百萬元的音響可以唱的很好,二萬的也可以唱的不差。

這樣才有成就感啊...若是來個RR的交響樂,呃...音量轉到底還是聽不清楚...多悶啊...

2021年12月23日 星期四

DRCXover更新?當然免費

貓窩的DRCXover軟體,最早的版本是在Mac OS 10.6.8上跑,如今已經是12.x囉~

換版本,當然,全都免費囉!

Silent Night -- Andrea Bocelli

 

https://youtu.be/Rfed6pJ8TPs

完全自然的回音喔~如何?滿意嗎?這"錄音"好嗎?

Vanessa Barragão的編織藝術品


之前提過的編織藝術品有得買囉~

https://www.facebook.com/385827878203672/shop/search_results/?query=Vanessa%20Barragão&ref_code=null&ref_surface=mini_shop_product_details

烏鴉探妹--林阿春

 

https://youtu.be/UzGgyHDRZEM

「一個我們叫她「阿春姨」的北管老藝人便十分怨嗟,她說當年戲班老闆怕她們女童 伶識字後,會和男孩子通信,叫老師教完戲後就把劇本收回去,現在她一肚子戲,沒人 整理,恐怕也傳不下去了。 這位阿春姨七歲就到甘蔗會社的農場做工,十一歲那年被典入戲班做童伶。雖然不 識字,個性的堅韌,使她曾獨力撐出一個北管劇團達十年之久,是舊時代的新女性。」

2021年12月22日 星期三

年輕顧客群

最近幾個案子顧客都是聽線上音樂,用的DAC或線上音樂機挺便宜,但喇叭與擴大機實在砸了不少錢,想來該是後來添購的,這或許是不同與以往音響迷的族群哪...

竊以為,對HiFi音響這行業該是好事,由聽音樂進而購買好音響以聽音樂;新顧客加入,而且是認真聽音樂的顧客,這種人只要能力所及,會更進一步改善音響,而且重視實質表現,而不是只是在玩音響...

業者都知道,音響迷玩的都是老音響啊...最近某顧客拋出老管機(也不算太老),八個人搶著要...


吸音材擺在哪?

幾十年來,音響迷總說:音響空間吸音不能吸太多...

試問,你那吸音材是擋在你和喇叭之間嗎?顯然不是,那,喇叭發出來的聲音直接抵達你的耳,根本就沒被吸掉啊?怎麼會被吸太多?


鄰居太吵?讓他的藍芽喇叭唱歌

https://youtu.be/u08q3q2qkMA
 

你的需要密碼否?

2021年12月21日 星期二

12/25週六鶯歌貓窩DAC聚會要談啥勒?

週六12/25下午二點鶯歌貓窩DAC聚會要談啥勒?

打算由最便宜的DAC開始聽,

先用Audiolab M-DAC展示接地的影響,

再來加上UF1.2,聽電腦地線雜訊的影響,

然後由濾波換成UI1的隔離,更進一步改善,

加上ATT1,聽數位與類比衰減差異,

再來換上貓窩DAC3,聽到底用那IC比較重要,還是電源比較重要,

再換上DAC2.1,聽相同的IC,電源差異的影響,

最後換上DAC2.2,砸更多電源與另一棵IC的差異。


我手上沒有USB轉S/PDIF介面,否則還可以多比較USB、光纖、同軸的差異。

也歡迎各位帶USB DAC來對照,最好是Mac不用灌driver的,我不會對外透露是那隻DAC⋯


鶯歌貓窩在火車站附近,步行約五分鐘,請先報名。

吸音和隔音差在哪?

吸音和隔音差在哪?

有部分相同,都是阻絕聲音傳遞,只是測量點不同而已;

完全吸音,等於完全隔音;

要搞隔音,就能順便搞吸音;

搞隔音卻不順便吸音,我只能說,蠢...

2021年12月20日 星期一

同版本,聽來不同?

如果同一版本的曲子,你用Apple Music、KKbox、Spotify聽來不同,那,是誰的問題?

總不會是Apple Music、KKbox、Spotify吧?明明就同一版本啊~

這根本老問題,音響迷不就吵了幾十年說,同一個檔案擺在不同硬碟上聲音不同嗎?

2021年12月19日 星期日

2/25鶯歌貓窩聚會是要聽啥?

 

12/25下午二點鶯歌貓窩聚會主題是DAC,這要聽啥呢?

前陣子有人過來台南貓窩聽ATC SCM7,最後我說,你今天聽見的聲音有一大部分是因為DAC等級很高,當場切換到DacAmp2內的DAC,整個就縮了一號,顧客當場恍然大悟,原來DAC差異在此⋯

藍色的DacAmp2內的DAC部分就是中間的DAC2的縮水版,電路架構、主要零件都相同,只是電源縮水而已,聲音就有巨幅差異。

右邊那隻UI1則是以電腦播放音樂的重點,隔離,擋住電腦的雜訊,12/25當然也會展示這點,而且還會有次一級的UF1.2濾波展示。

鶯歌貓窩在火車站附近,請先報名。


感情過剩?

說過很多次,戲劇中演專業人士--醫師、工程師、科學家...幾乎都不像,因為太誇張,任何專業人士,即使是水電工,談專業時都是語氣/表情幾乎不帶感情,縱使是只發表文字亦然,頂多就是幹醮

所以我看音響迷寫的就頭暈...通篇都是感情,毫無任何理性客觀

2021年12月18日 星期六

神農魂不死

如果知道Apple Music、KK box、Tidal上某一曲確實是同樣的數位檔案,你想,音響迷會不去比較差異嗎?

照樣要比!神農魂不死啊~

2021年12月17日 星期五

中樂器製琴師張宴萍

https://youtu.be/lxZvKgFU-Go

台灣一堆四處探訪的節目都是這種風格,廢話滿天飛,實料一點點,可見得收看族群就吃這套,他們就是要聽鬼扯,裝亢奮,一句話搞成十句,顯然時間太多,必須找方式浪費生命。

案例--某樂迷試聽音響的感受 續

這篇提到三項對喇叭的評價

https://www.facebook.com/legatintensita/photos/a.3190046317891423/3194537754108946/

溫暖、立體層次、清晰

以技術觀點來看,溫暖表示中低頻比較明顯,不見得是凸顯,可能相對是之下某些喇叭偏高頻,畢竟音樂本就是偏中低頻,正常音樂聽來多半是溫暖,少數會刻意顯得冷洌;

立體層次該是解析度,反過來想則是失真低,通常是因為動態範圍大,也就是線性度好的範圍比較大;

清晰當然也是解析度,而且多半指中高頻。

這三項,說穿了,要全好要砸大錢啊...不過清晰這點嘛,多半會和溫暖衝突,不是音響的特質,而是空間導致,中低頻好,就容易有駐波轟得很,高頻就不凸顯,就不覺得清晰。

至於作者列出來的各喇叭這三項評價的順序,嘿...焉知這評價不是因為前面的擴大機與DAC的順序?還有,空間勒?

2021年12月16日 星期四

明明就是同一票人啊...

這邊,一票人連DAC用那顆都斤斤計較...

那邊,一票人連電雜訊是怎麼影響聲音的都毫無概念...

明明就是同一票人啊...

12/25鶯歌貓窩聚會報名!

該來辦12月的鶯歌貓窩聚會活動了,照樣抓週六12/25下午二點,這次要談啥主題呢?

DAC如何?我手上有DAC2.2、DAC2.1、DAC2、DAC3、Audiolab M-DAC,還有UF1.2、UI1,單是這些的比較就能搞一整天了⋯

請先透過e-mail、Line、facebook報名。鶯歌貓窩在火車站附近,步行五分鐘。

加蔥誰不會?

這兩年有個政客被戲稱"蔥神",他提出的政見就是比人家更多一些,像是在湯上面灑蔥花一般。

我常說用布簾和地毯吸音,為何用這招?因為是居家方便實用,能吸那個頻段?中高頻而已;

蔥神就要跳出來說:"頻段太窄啦~要用吸音板~",試問,那吸音板吸收的頻段難道是20~20KHz?吸音率1.0?有到200Hz/0.5就偷笑了...

那,我也來加蔥:"薄薄的吸音板頻段太窄啦~要用一公尺厚的岩綿啦~",那個白癡會照做?誰家有那麼大的空間?地板鋪滿岩棉難道都要弔鋼絲走動?



版本不同還比個屁?

比較啥各家線上音樂服務的"音質",請先確定,是同一個版本好嗎?

也就是,資料都相同,如果不同,那不就是根本不是同一版本?既然不同,是在比個屁?


2021年12月15日 星期三

案例--某樂迷試聽音響的感受

看看認真的樂迷試聽音響的感受吧 https://www.facebook.com/legatintensita/photos/a.3190046317891423/3190050561224332/?locale=zh_TW

congested、乾扁、非常吵。比其他款缺低音、乾淨、溫暖、自然、缺低音、人聲跑到後面、中性自然、較暖但立體感明顯比較壓縮、還算中性、聲音算窄,中(高)音也有點glaring...

大多是負面感受...如果你聽慣了音樂廳的live演出,再來聽音響的聲音,很難免就會覺得實在差太多,況且喇叭設定在十萬以下,這要唱大部頭...難...喇叭的體積可能還比不上一隻小提琴勒...怎麼唱整個樂團?

這些感受中有大半是因為前端的擴大機與DAC,更不用說影響最大的空間了...這般沒控制變因狀態下,要決定喇叭,難喔...

另外,作者的目標是"溫暖",

2021年12月14日 星期二

空間要對稱,聲音才不會歪一邊?

台灣音響迷有個流行多年的說法,擺音響的空間要對稱,否則聲音會歪一邊...

嘿...我跑了一百多家,其中至少八成是典型台灣公寓客廳,一邊落地窗,另一邊半開放的餐廳與走道,也沒有一個該在中央的人聲會歪一邊勒...

唯一一個偏一邊的,頻率響應一測就看的很清楚,左右中頻差了6dB,一問,果真偏一邊,因為是超級老古董喇叭,至少四十年。

為何不會?我倒要反問,為何會?認為會該是假設空間回音會導致這現象,但,喇叭與你之間根本沒東西,由喇叭正面發出來的聲音就能直接傳到你耳,有回音嗎?如果波長夠大,大到一個完整的波還沒傳完,就已經打到牆面/地面/天坪反射到你的耳,那才會有回音效應(你可以想像一個球由喇叭發出),而這至少也是1KHz以下了...因此高頻直接音幾乎都是完整無扭曲的傳達你的耳,我測量了一百多對,都是如此。

而我們知道,人只能聽出中高頻的來源方向,因為低頻波長太大,二耳的距離差不夠大,因此二耳分不出差異;因此,主要340~3.4KHz的人聲不會歪一邊,鼓聲就常會聽來怪怪的,不成像,就因為波長太長,受空間扭曲太嚴重。

喔,還有個例子顧客說偏很多,哈,他的耳朵壞了...要不是我當場去聽,他也沒發現這件事~去推拿後就好了。

又想到個例子,某顧客說稍微偏一邊,果真,他用的是銀接點的線,又住在汐止,插拔二回,搞定。銀很容易氧化啊...

再想,所謂的空間對稱是眼看對稱還是耳聽對稱?是光波對稱還是音波對稱?是表面對稱還是內裡對稱?也就是,對音波傳遞導致的反射、折射、穿透、吸收、繞射、漫射是否都對稱?這必須所以的材質都相同;這邊一面水泥牆,那邊一面輕隔間,也叫對稱嗎?

例如這照片是貓窩鶯歌展示間,表面看來對稱,其實左邊一半是玻璃窗,右邊輕隔間下半截是水泥材質的梯,右後是半開放空間到餐廳、廚房,這算對稱嗎?當然,人聲絕對不會歪一邊,別擔心。

喔,順便再說,我測量過的專用音響室,也沒有那個中頻測量所得是對稱的啊...更不用說低頻了...而且,扭曲的亂七八糟的頻率響應對稱是有啥意義?典型因為地板反射都會導致300~600凹陷,左右一起凹陷有比較好聽嗎?


賴二川 on 爵士邊緣人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s3-e3-lights-up-錄音室-賴二川-上/id1543640707?i=1000525303840&fbclid=IwAR13IVy6RA0sCtpQFcUKHUVphqCyx7NJJLxOJ9NKUNkTT47vHKKSZy_b99o

談了很多錄音細節

3:30秒這段,我碰到的這種就是老音響迷,最可笑的是,他們每個人的觀點都不同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s3-e3-lights-up-錄音室-賴二川-下/id1543640707?i=1000525303627

最後討論有關政府,值得細聽

2021年12月13日 星期一

影片--音響迷思--電源專線

 

https://youtu.be/FZ7_F_NLYRk

老題,以影片解說,圖多一些,希望比較多人能看懂。



隨便搞搞的電源插座...

https://youtu.be/DjOljIunFfc?t=186


台灣很多水電工真的都亂搞...

還有偷懶不接地的,明明就三孔插座...被我抓到,讓顧客自己去醮...


2021年12月11日 星期六

線上影片何時HiFi?

線上音樂都HiFi後,下一關該是線上影片了,1080p配個AAC是啥意思啊?不是要high quality?

Youtube上的音樂影片量應該遠超過線上音樂的量吧?有太多音樂影片尤其是live演出,根本就不會發行純音樂版本

馬友友回應網友提問


https://youtu.be/kiVtH5nzzZI

其中提到顫音,與其他任何技巧相同,都是音樂家表現的手法,由音樂家決定要如何表現,音響,該忠實的傳遞,盡量做到不添加不減損。


2021年12月10日 星期五

最高能聽到幾Hz?

音響迷不知道有沒有測過自己的耳最高能聽到幾Hz...16KHz以上很難啊...

難怪說喇叭不用toe in啊...反正他們也聽不見,哈~

那幹嘛非要買能唱到20KHz的喇叭,還堅持一定要聽96KHz sampling rate的音樂,明明就聽不到啊...

2021年12月9日 星期四

Case study -- 4~6萬買喇叭聽西洋古典

案例看這邊 https://www.facebook.com/legatintensita/photos/a.1511891782373560/3186038348292220/?locale=zh_TW

對店家描述需求時,原本會說自己聽的是古典樂,但似乎常因此聽到偏亮、偏扁的聲音,所以我改說自己會聽大的樂團、和起伏大的聲樂。

哈...這就是耳朵正常的人會發現的狀況,一些專聽西洋古典樂的音響迷搞出來的聲音就是如此,畢竟弦樂佔的比重太大,於是就變成這樣囉...要治這種症頭,就唱人聲,尤其是男聲偏低的,根本就不像真人啊...

我因此去別家店聽了ATC SCM-11,嘆了一口氣:很棒。這就是我要的溫暖聲音;配的是整套的ATC,效果很棒,只是不知為何有些高音高潮時聲音似乎有些「晚了一點點才追上來」的感覺,不知為何?

喔,記得我說過ATC不太適合西洋古典樂吧?你看人家也這麼說。

說實話,買音響的根本癥結點在"妄想"以一對喇叭唱出所有大大小小各種編制組合類型的音樂,甚至是一對小小的喇叭啊...只能取捨。

MUJI背景音樂上線

https://www.shoppingdesign.com.tw/post/view/6633

各家線上服務都有


2021年12月8日 星期三

音響迷視角

爆笑!這就是音響迷的視角!只有主觀沒有客觀,他們還自認為控制了所有變因! 

https://www.facebook.com/imseriou/photos/a.728110517544602/1390326674656313/?locale=zh_TW

2021年12月7日 星期二

2021年12月6日 星期一

歌者不行了?還是你的音響不行了?

Photo by David Clode on Unsplash

台灣人家裡的HiFi音響系統最大的毛病是?以我跑了一百多家來看,駐波以外,就是中頻虛囉...駐波只要不聽有低頻的音樂就沒關係;中頻虛那就歌聲全都完蛋囉...大半的樂器也都完蛋囉...音色全都扭曲...

妙的是,多數人充耳不聞,根本沒發覺這點...人對聲音的容忍力真的很高啊...要不然哪有辦法在各種環境聽懂他人的話語勒?

你可以試試戴耳機聽人聲,最好聽渾厚低沈的男聲,再聽聽你的喇叭唱出來的,就會發現我在說啥。

所以說,品評歌者或音樂製作前,先問問自己:是不是我的音響搞爛了?哈...

至於為何會有這通病,

喇叭靈敏度差異是怎麼回事勒?

喇叭靈敏度差異是怎麼回事勒?以英國老牌ATC來說, 最小的SCM7 84dB,  大一倍多的SCM19 85dB,  再大一倍的SCM40 85dB, SCM100 88dB, SCM150 91dB...體積愈來愈大,dB數也愈來愈大...體積和dB數似乎是有正比關係囉?其實是間接關係,該說喇叭單體的尺寸和dB數有正比關係,體積其實是隨著喇叭單體尺寸而跟著放大,不過這並非絕對,與單體設計有關,這回不談這點。

ATC這幾款喇叭的高音單體都是同一個,甚至中音單體也可能是同一個,差異在低音單體,大的單體當然是振膜大,如此能推動更多空氣,因此靈敏度就高,很直覺吧。不過這也不是絕對值,與振膜的重量有關,國中物理學過要讓物體移動要做功,單位時間的功就是功率,反過來,等功率下振膜移動的範圍推動的空氣就是靈敏度囉~有些單體靈敏度高,有些低,就是這麼回事。

順便,高音單體振膜那麼小,那麼輕,應該靈敏度很高囉?沒錯,所以,搭上靈敏度一定比較低的低音單體要怎麼辦?當然是衰減啊...所以整組喇叭的靈敏度瓶頸就會是低音單體。

那靈敏度與音質有啥關係嗎?沒啥直接關係,實際上,很複雜...

例如說,ATC的靈敏度出了名的低,這麼低,要唱大聲,就很秏功率,幹嘛?人家號角喇叭上百dB不是很好嗎?對啊,但,成本勒?體積勒?號角若要唱到1KHz以下,體積超級驚人啊~根本不可能實用...

那,同樣長那樣的椎盆,ATC靈敏度還是很低啊~幹嘛?前面說到振膜重,幹嘛搞哪麼重?難道用的材料比較爛?或許別家有啥外星科技吧,但ATC喇叭總是會標示最大音壓,要推動那麼大量的空氣,失真還不會陡增,振膜就不能變形,因此就必須夠強固,這就會重;此外,懸邊和彈波的阻尼也是導致靈敏度低的因素。

重的振膜不會比較鈍嗎?說實話,有一點;反過來,其他靈敏度高的,可能就唱不大聲,或是唱出的低音沒那麼低沈,各有優劣,現實物理世界就這樣,總不至於小提琴的弦和double bass的一樣吧?

再換個觀點,如果大音量聽搖滾樂,靈敏度高的可能會破音,靈敏度低的雖然很吃擴大機功率,但失真可能反倒低。


2021年12月5日 星期日

音響散戶?

音響迷談音響嘛,和散戶買股票差不多,講的頭頭是道,幾十年了,也沒看到他們買豪宅,更不用說遊艇了...

說穿了,憑藉的都是小道消息、捕風捉影、胡亂瞎猜,偶爾矇到一回囉...

Colonial Mentality -- Fela Kuti

https://youtu.be/bC6ouP7qRoQ

黑人的節奏韻律能力實在高段...

2021年12月4日 星期六

閃電!錯亂!


Photo by Brandon Morgan on Unsplash

某天下午雷雨,有人聽音樂中,閃電一霹,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

大概是因為劇院擴大機沒接地囉...就說日本機這招啊...雖然可以避免哼聲,但,碰到這種狀況就完蛋囉~還好啦,只是內部數位狀態錯了而已吧,關掉,重開就好;

沒接地,聲音就會毛,那個毛,就是源自於無所不在的電磁波雜訊,雖然多數狀況不嚴重,不會如閃電那般強到讓硬體的數位狀態錯亂,但,類比部分就會毛啊...

那,怎麼辦?簡單招數,機箱上找個螺絲能與箱身導電的,鎖條地線上去。


羅胖談版權收費

https://youtu.be/ymcP2azUqTg?t=2219

如果某天Youtube說不付錢給丟影片上去的,還要反過來收錢,眾人會不會哭夭?

銀行不就是如此?你錢還要不要擺銀行?

音樂人還會不會丟MV上去?

靠出唱片、書籍賺錢這件事本就是某個歷史片段的偶然。

2021年12月3日 星期五

Zvon -- Iva Bittová

https://youtu.be/aU5PLfp1YBU

真是人聲藝術家!

ATC老闆訪談

https://youtu.be/uZEQxLNMfIY

這很短,值得一看,HiFi小廠就是這麼一回事,

似乎,無可避免的,HiFi廠就該以這種方式存在


原裝進口...

我這輩的台灣人應該都知道當年進口商品都要強調"原裝進口"...也就是說,有分裝就可能掉包啊...可見得當年這種事情有多少,大家怕囉...

"註冊商標,仿冒必究",這行字你還能在一些老老老商品上看見,例如萬金油啦、胃腸藥啦...

妙的是,這二十年來這種事幾乎絕跡,唯有...噹噹噹噹~HiFi音響上還是有!前二年我在線上買了幾個電源母插,說是Cooper的,設計如同8215C公插,收到貨,竟然還鍍金勒...原廠網站查,屁勒...根本沒這種東西,想來又是某國的仿冒品...難怪代理商不再進口8215C...劣幣真的驅逐了良幣...

據說,仿冒的最嚴重的是線,結構材料製作都簡單,就算解剖來看也看不出真假;聽,哈...更是聽不出來啊...音響迷追求本就是差異,有差異就行,真與假都是差異,甚至真的這款與那款南轅北轍,誰聽得出來真假?


2021年12月2日 星期四

阿嬤的故事...

Photo by Nam Hoang on Unsplash

前些年政客流行講阿嬤的故事...多到被有識之士拿來當笑話諷刺...

政客幹嘛講那種虛假的故事?一般人有感覺啊...要不然連續劇為何永遠都在演家族企業鬥爭?很多人看啊...絕大多數人腦結構大部分都是用來處理人際事務啊...所謂貼近民心是也...講些結構上的原因、環環相扣、歷史緣由、牽一髮動全身...是有幾個人聽得下去啊...

音響也類似,談科學技術誰看得下去?多數人想看的就是,這隻好,那隻不好,這隻聽這個好,那隻聽那個好,就這樣,很簡單。

好是好在那?不會講...講不出來...他的好如果不是你的好勒?怎麼辦?買了才知道囉...

2021年12月1日 星期三

調音神棍!

高!真的高!

https://www.facebook.com/commerce/listing/660379964813643/?ref=share_attachment&locale=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