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31日 星期二

入門 -- 真的是擴大機不夠力嗎?

抓Mac Book Pro在台南家中客廳唱,聲音怎麼那麼小...
抓到樓上房間裡卻不會覺得聲音小,怎麼回事勒?

客廳空間比較大,都是水泥與石板,還有一面光亮的木隔間,說話回音很重,
Mac的聲音都被回音蓋過去了,聽來相對之下就顯得小,聽不清楚;
樓上房間小,一堆布料,窗又佔了一半,回音小,直接音比重高,聽來就好多了。

那,浴室裡唱歌為何會覺得比較洪亮厚實?
重點在,空間尺寸,浴室小,對中頻的梳形濾波效應大,歌聲會被加強,
客廳大,梳形濾波效應效果在偏低頻,Mac的喇叭唱不出100Hz以下,間接音聽來都成背景噪音囉...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啥呢?
喇叭不夠力?擴大機不夠力?還是空間回音太多呢?

Deep Song (1947) -- Love Songs -- Billie Holiday


http://youtu.be/rZZhD0J3jfM


那個年代的唱法很有趣,當時的台灣唱片也差不多,有點類似南北管那種陳明章稱之為"用ㄐ的",
不知道是因為當時演唱的場子小呢,還是為了遷就動態不足的錄音技術呢?


聽這老錄音,是否特別覺得搖擺(swing)呢?
之前討論到LP中頻細節比CD多( http://www.miaofoundry.url.tw/phpbb/viewtopic.php?f=4&t=3534#p7769 ),倘若是這種老錄音的CD版呢?

2013年12月30日 星期一

Mozart Sinfonia Concertante In E -- David Oistrakh

胡亂聽到這版本,相當流暢自然哪~
最近在想,自然不過不失似乎不是件容易的事...

台灣的聲學研究單位 by Florian

http://www.miaofoundry.url.tw/phpbb/viewtopic.php?f=4&t=3575#p7836


主要在學術領域有三位
最資深的屬成大的 賴榮平教授...
...
...

2013年12月29日 星期日

UF1賣完了~

不好意思...UF1賣光囉~
下回請早...

其實,你並不需要前級擴大機 -- ATT1被動音量衰減器登場!

緣由
沿襲數十年的音響器材組合中包含前級擴大機與後級擴大級,後級擴大機主要負責提供功率驅動喇叭但也包含約28dB放大,前級擴大機用於選擇訊號源以及20dB放大,兩者合計約48dB放大,這數字用在當年的類比唱片(vinyl或LP)差不多,用在如今的數位CD訊源,實在太大了,往往只要稍微轉一點控制鈕,音量就很充足;而這音量轉鈕,通常是個衰減用的可變電阻,也就是說,訊號由CD唱盤或DAC輸出送到前級擴大機時,先經過這音量可變電阻大幅衰減,再大幅放大,送往後級擴大機後,再放大而後驅動喇叭唱出聲音;這先衰減,再放大,豈不是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



我們可以想見,任何放大都不可能完美,必然有些失真,額外衰減再放大,豈不是增加額外失真?

Project -- 被動音量衰減器ATT1

2013/5/28開始這個project。

最近在想是否該認真做一隻被動衰減器出來...
電路用上回設計的 http://www.miaofoundry.url.tw/phpbb/viewtopic.php?f=4&t=3488
這圖上右半邊就是。
這音量調整不用VR,而是用多段開關切換繼電器,只能找到23段的開關,加上個額外的撥桿開關,弄出二倍44段,每段衰減1.5dB,最多可衰減66dB,應該夠用了,最後一檔當然是mute。
用繼電器,會有個問題是,接點會影響聲音,因此並不是用傳統的電磁繼電器,而是用SSR;
這東西遠比VR精準的多,Alps也只敢保證3dB誤差勒~( http://records2ear.blogspot.tw/2012/11/vr_22.html )
只是價格也非常高,算了算,一點也沒有比買那些昂貴的音響迷用VR便宜...也就是說近NT$一萬...要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