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30日 星期四

台灣流行音樂現況探討 -- 吳正忠

http://www.roxyrocker.com/2015/12/22/%E5%90%B3%E6%AD%A3%E5%BF%A0%EF%BC%9A%E5%8F%B0%E7%81%A3%E6%B5%81%E8%A1%8C%E9%9F%B3%E6%A8%82%E7%8F%BE%E6%B3%81%E6%8E%A2%E8%A8%8E-%E4%B8%8A/

當藝術家們一昧埋著頭宣揚抽象主義時,他們忘記了大多數的觀眾都沒受到他們的邀請。也就是真正能欣賞、看得懂他們在做什麼的人,實在不多,甚至於只有一小撮。什麼意思呢?就是如果我們承認藝術是一種溝通的方式勝於只是個人情緒(或稱理想也行)的宣洩,那麼,我們是不是要考慮觀眾的參與?與大多數人的溝通、參與、理解、共鳴?而不是自己搖旗吶喊,宣洩自己的情緒、想法,卻總是責怪觀眾、聽眾看不懂、聽不懂?
西洋古典樂怎麼會變成小眾音樂?
Jazz怎麼會變成小眾音樂?
因為音樂人都以取得同儕間認可為要務,離聽眾越來越遠...

為何多數喇叭都要個箱子?

國中物理學過,音波會繞射,繞過體型比波長小的物體,
喇叭單體正面會發出音波,背面也會,二者反相,
反相的音波會互相抵消,就沒了~
將這喇叭裝在牆上,就能解決這問題,而且這牆面也得要夠大,
如果喇叭能發出一般鼓聲的50Hz,這波長6.8m,其一半3.4m以下的物體都繞的過去,牆面就得至少3.4m寬/高,
另一招就是弄個箱子封起來,等於一個無限大的牆面。

Philip Glass - Einstein On The Beach - Act I, Scene 1: Train


http://youtu.be/m9CuZD69pJ8

My Anata -- 陶喆


http://youtu.be/x_if4NvE5Eg

誰是誰?

最近聽周杰倫、王力宏、陶喆,總覺得他們有些歌非常像,完全分不出是誰的歌,反過來想,就是講不出他們個別有啥特色可言...
甚至五月天有些歌也差不多...

台灣森林啄木交響曲

https://soundcloud.com/taiwan_nature_neck/woodpecker-drumming-syphony


我想知道你的一切 -- HUSH


http://youtu.be/IfKoCIvCg_A


導演 MV Director : 陳宏一 


http://womany.net/read/article/9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