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30日 星期日
那些在中廣青春網的日子 -- 楊嘉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52329
一九八八年的台灣,西洋音樂愈來愈受重視,不僅西洋代理版紛紛進入台灣,西洋藝人也經常來台灣進行宣傳之旅。我們這些專門播放西洋歌曲的DJ正是其中目標。記者會也好,專訪也好,甚至是越洋電話採訪,在青春網的工作機會,讓我能夠接觸到許多搖滾藝人,也接觸到許多不同的創作心靈。
來自美國的歌手,通常會讓我感到比較頭痛。因為他們要不是些可以把旅館屋頂都掀開的新鮮小夥子,就是防禦性極重、拒人於千里之外的大牌。前者你根本別想訪問到重點,因為他們對台灣本身,比對做宣傳有興趣得多。一個簡單的問題,他們可以說上十分鐘,或甚至常常在無人發問的記者會上,自導自演,時間就這樣消耗掉了。
而後者則是惜口如金,因為他們已經做過無數次類似的訪問,你又有什麼特別呢?所以你只能得到已經在宣傳資料上看到的標準答案。如果你真的想要特殊一些,那除非你的時間夠長,又或是剛好碰對了他的心情,否則這種車輪式的訪問,每個人十分鐘,打完招呼後,就可以走人了。
發明書籍行銷的男人
http://www.mplus.com.tw/article/1400
首先他的第一項創新是根除十八世紀最主要的交易模式:信貸。他開始用「只收現金」的方式經營業務,這個舉動最初震驚了競爭對手,還間接侮辱了部份的顧客。但他認為如果能以賣書收取現金,那麼他也能用這筆現金進貨,而不用藉由利息高昂的貸款支出。透過這種方式,他除了避免掉進貨的利息支出,也免除因顧客無法償還債務的附加損失。各位音響迷可以想想HiFi音響的現況...
萊金頓的第二項創新則是關於庫存品的處理。當時書商的傳統做法是,購買大量滯銷的書籍並銷毀其中的四分之三來哄抬價格;但萊金頓卻反過來購買大批書籍(有時候甚至是整間圖書館),然後大幅降低所有書本價格來大量銷售。這種方式不但讓書籍保持流通,也讓更多人負擔得起(意味著更多的買家),並還能獲取巨大的利潤。
而他的第三個創新現在看起來也非常熟悉,簡單來說就是「不二價」。他讓客戶相信不用經過討價還價,就能以最低的價格買到書本。他在店裡貼了一張告示,上面寫道:「每本書都已標上最低價格,任何物品都沒有額外折扣。」
怪手 -- 淺堤shallow levée
https://youtu.be/7B2o2kbwM8o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10153993478912543&id=680792542
「有技術自覺,不裝可愛,也不故作憤怒,特別好的是主唱沈得住氣,沒有硬扯著嗓子,反而更有力量。」
後來,這首歌入圍2016金音獎年度最佳搖滾單曲,個人覺得,實至名歸。
這次當金音獎評審,聽了一大大堆生毛長角奇形怪狀的厲害作品,衷心覺得,儘管世道 / 市道低迷,台灣新生代的音樂能量還是很強悍。不過,真正讓我聽到幾乎掉淚的作品,並不太多,這是其中一首。
之前講過,出發點再良善、意識型態再正確,都不能保證創作的品質。事實上,許多「良善而正確」的作品,都不免與時代同朽,就是敗在這個迷思。既然選擇以藝術為武器,就要把技術水準拿出來,把美學高度做出來。這很難,而這首歌輕車熟路地做到了。
2017年4月29日 星期六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