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數位音樂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數位音樂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5年9月3日 星期三

Copy CD怎麼搞才會錯?

copy CD,要正確copy比較容易,還是搞錯比較容易?哈⋯
先問,你知道怎麼搞才會錯嗎?不會是吧?那就閉嘴

2025年7月13日 星期日

一堆CD片怎麼辦?

2025年了,還有人在問,一堆CD片怎麼辦?

就買隻幾百元的光碟機,匯入硬碟裡,從此不用再翻找CD,順便當備份。別想認真一次全搞定,就要聽時,找出來,先用拭鏡布沾95%酒精擦掉霉斑,乾燥後再塞進光碟機裡;最好買48倍的,一分半就搞定啦~

好啦,我知道有人就說一定要用啥軟體、啥硬體讀出來的資料才不會錯⋯先問你,錯那個bit知道嗎?說不出來是吧?瞎掰啊~

就算真的有錯,一張CD會錯幾個?錯一個你會在意嗎?你聽得到嗎?錯十個,也就是每7.6分錯一個,你會在意嗎?錯一百個?啥爛光碟機!丟掉啦!你說,是不是杞人憂天?

https://youtu.be/h4Wq5EGeJ_w

2025年4月20日 星期日

到底是哪個bit不同?

當年音響迷聲稱不同國家發售的同一張CD聽來不同⋯很好奇他們有沒想過,到底是哪個bit不同?自從光碟機出現後,電腦就能很輕易的做這件事,而光碟機由一倍速到48倍到幾乎沒人買的如今,他們知道是那個bit不同了嗎? 

2025年4月4日 星期五

Apple Music Atmos資料量data rate

https://www.stereophile.com/content/dolby-atmos-bleak-shadow#:~:text=Far%20and%20away%20the%20most,up%20to%20128%20virtual%20channels.

前些年,音響迷在吵MQA,理由是有24bits 96KHz甚至192KHz喔⋯縱使MQA是有損失壓縮⋯
而且還說Apple Music的無損失ALAC壓縮比較差⋯然後,MQA掛了⋯
如今在吵Apple Music上的Atmos格式⋯縱使只有768Kbps⋯不是每個聲道喔,是全部合起來⋯人家就是打算給耳機和未來的VR用的啊⋯

DG的Stage+也是,明明其48KHz/24bits二聲道好的誇張勒⋯動態超大、細節超多⋯
或許是認為影片嘛,重點是影像吧⋯

2025年3月15日 星期六

光碟機不就能搞定?

1982年,電腦就已經出現在Times封面上,那年CD才發明⋯
2025年,一隻幾百元的光碟機就能搞定的事,還有人以為CD player才能正確的讀出CD⋯

2000年左右,眾人買電腦就為了上網,據說mp3.com還導致唱片業大蕭條;
這兩年卻有一堆人買一隻"音響"來聽線上音樂⋯裡面還不是一隻電腦⋯用手機這種超迷你電腦不就行了?這世上錢多人真不少啊⋯

2025年3月1日 星期六

高解析你就愛?

當年有些標榜96KHz、192KHz、384KHz錄音的小公司網站,音響迷有人人都買一堆檔案嗎?才怪⋯

等到幾家大公司線上擺上96KHz、192KHz後,眾音響迷才蜂擁全都用了⋯

為何?就沒有喜歡的音樂啊⋯

有人說,一家書店必須有四萬本以上的書,形形色色的顧客進去才多少有些有興趣的書可看。

我們聽的是音樂,不是錄音、音樂製作技術。

2025年1月24日 星期五

USB線不穩?

去顧客家裝DRC,他那條色彩斑斕當然也很貴的USB線稍微碰一下,就斷訊啦⋯
挖出電子材料行買的透明皮一百元,搞定!就說啊⋯音響迷就是錢多⋯
USB線的重點在於阻抗正確,屏蔽良好,這就夠啦~之所以用透明皮的,就是因為看得見屏蔽網,不能偷料啊⋯
再來,抓UI2出來,電腦端用1.8m線,DAC端用3m線,老是抓不到⋯
反過來,電腦端改用3m,DAC端用1.8m,搞定~
唉⋯這些音響老品牌都是類比咖,數位都不行⋯簡直是朝三暮四、朝四暮三的猴子啊⋯
碰到這種,USB線就改用超短的,30cm就好,這邊買 https://shop.cpu.com.tw/product/60800/info/


2024年12月30日 星期一

你的手機會受到網路線雜訊干擾嗎?

啥?隔離網路雜訊?你幹嘛不用手機接USB DAC勒?數位音樂經過WiFi進手機後進DAC,有接到網路線嗎?會受到網路線上的那堆機器的啥雜訊干擾嗎?要不要多花錢?這麼簡單幹嘛不用勒?

說穿了,音響迷就是錢太多啊⋯


三個jitter場景會有啥影響?

來個簡單問題,I2S bus,若有啥雜訊或是阻抗偏移之類的導致某個時刻,波形扭曲的太嚴重,導致0誤判成1或反之,那,你會聽到啥聲音?

同樣的問題,若是USB線呢?

若是這波形扭曲出現在I2S的word clock/LR clock/frame clock = 取樣頻率勒?你會聽到啥聲音?

2024年12月5日 星期四

搞網路線?不如搞USB

這幾年有音響迷在搞網路、網路線,比較精準的說是LAN,完全沒抓到重點啊⋯

類比與數位有啥差別?類比每過一級一定引入失真與雜訊,無法回復原貌;數位每一級都再生"資料"或者說"訊號"原貌;因此,搞類比必須步步為營,滴水不漏;搞數位如打蛇打七寸,抓住重點就行。

再問,搞LAN,是在搞類比還是數位?

數位嗎?不可能,因為沒那些搞法,也不會聽到任何斷訊、雜音的;其實是在搞類比。

在傳輸數位資料的設備上搞類比幹嘛?只要數位資料正確,其功能就完美。

以上,有說搞網路線不會影響音響的聲音嗎?沒說。只說,沒抓到重點。重點是啥?

簡單舉個例子,你會在意Apple Music遠在美國的server用啥網路線或hub或router嗎?如果你家的會影響,那美國的server的為何不會影響?總不會你連這點都懷疑吧?那你操心不完會早死喔⋯

同樣,就讓你家的網路線或hub或router的影響不會傳到音響去啊~怎麼做?

那邊起算是音響?不算電腦?就是DAC啊⋯就在DAC處擋下來不就好?用UI2隔開USB就搞定啦~

https://youtu.be/Wsh6i8SNi-c

2024年11月30日 星期六

2024年11月1日 星期五

USB bus上的D+/D-訊號jitter重要嗎?

對Async USB DAC而言,USB bus上的D+/D-訊號jitter,與DAC IC的clock jitter,有啥關聯?

USB端收到的資料只要正確,根本不用管其jitter,資料正確,就證明其jitter夠低。而資料正確這點,是由傳輸的packet內的檢查碼驗證;一旦有錯誤,就會要求重發一份;連續一直錯,來不及補上,資料就會跟不上DAC IC的節奏,也就會斷音;很短的斷音,聽來就像是雜音,啪一聲。反過來想,沒聽到雜音或斷音,就表示資料正確,一切OK,完全不用管其jitter。

別傻傻的,人家說DAC的jitter很重要,就四處亂瞎猜,這裡也要低jitter,那裡也要低jitter,這裡也會影響jitter,那裡也會影響jitter⋯連電路圖都看不懂⋯還掰的頭頭是道⋯根本捕風捉影無限滑坡啊⋯2024年了,還在學上古神農氏嚐百草⋯你是有幾條命⋯幾毛錢可以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