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filter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filter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3年11月24日 星期日

Filter, minimum phase, linear phase



http://youtu.be/efKabAQQsPQ

正巧前陣子為了搞DSP分頻玩過一次這東西,
音響迷看這個就能理解為何分頻難搞,相位很重要;
音樂人除了關注相位,也得關注latency,這當然也會增加DAW的負擔。

linear phase不影響相位,但有pre echo/ringing,也會增加latency;
minimum phase相位會偏移,但pre echo/ringing極低,latency也低;

那個好?
這當然得看應用,
以分頻而言,似乎lineare phase較好,二音路沒有相位差,總和能拉平,
但,pre echo呢?
對低頻段而言,例如超低音分頻,人耳對該頻段的pre echo很不敏感,用linear phase;
對中高頻而言,這該能聽出來,pre echo低的minimum phase或許反倒比較好,但,振幅與相位不平呢?
哈哈,有DRC能補償~DRCXover就是整合二者。

又,pre echo影響如何?
最近這回的DRCFilter改善其中一項就是microphone振幅補償改用minimum phase,差異相當明顯,
可見得pre echo影響不能小看。

2012年5月1日 星期二

Audiolab M-DAC與8200CD的filter設定


上回提到Audiolab 8200CD的電源必須補強(  http://records2ear.blogspot.com/2011/12/audiolab-8200cd_27.html ),
最近又發現一點,filter設定一定要搞對!
以我的觀點,最好的當然是Minimum Phase,聽來最自然真實,這就像我在調整DRC參數,目標是壓低pre echo。
若是你覺得其他的設定比較平衡,那該是系統其他部分有點偏了...
通常是偏暗...pre echo高的聲音聽來會比較亮。
或是中頻偏薄,pre echo類似回音,卡拉OK回音的效果與目的大家都很清楚...

M-DAC的設定也相同


2010年10月5日 星期二

Accuphase DF-45


Accuphase竟然也有數位分頻...怪怪...
http://www.accuphase.com/cat/df-45_e.pdf
四聲道,可以拿來做一對雙音路喇叭分頻用。

最怪的是,有類比輸入...

2010年1月7日 星期四

Stanely系統的校正微調

最近以限制pre-echo在-34dB這條件,試著調整Stanley的系統的DRC filter,
所得的simulation與校正前比較,左聲道為







差異相當大。相位在300Hz以上幾乎都在+-30度之內!

2009年10月10日 星期六

有趣的47 labs



http://audio.u-car.com.tw/detail.asp?articleid=193&typeid=5
這人,實在很有意思...
似乎是個技術人(商號名稱源自於常用的黃紫色電阻,這夠技術吧?),
但他的產品外觀雖然簡單,卻相當的美,
USB DAC用個信樂燒裝起來?你想得到嗎?

這大概是鸚鵡螺之後僅有的陶瓷音響了....

CD player竟然是整個讀取機構在上面緩緩的移動...這,真是太有感覺了~


至於其中所談到的不做oversampling,這倒是與PS audio觀點相同...
這值得探討,下回談...
不過,digital filter,PS audio倒是花了很多功夫...


2009年8月20日 星期四

Apodizing & slow roll-off filter

Ayre有這麼一篇簡略的技術說明,關於他家的CD唱盤上使用的digital filter,
運用Apodiziing filter以消除linear phase filter所造成的pre-ringing,
再加上他們原有的slow roll-off,能做到impulse response相當理想的狀況。

這部份是以FPGA製作,以32bits floating point運算,one pass。

DRC也用上了Apodiziing filter,但顯然並未用上slow roll-off...
看來值得仔細探究該如何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