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0日 星期二

Rolling Stone吉他手Keith Richards自傳

http://cn.nytimes.com/books/20130603/c03life/zh-hant/

這篇實在太精采,摘要一些

基思自己所說:「多年以來我平均一星期只睡兩覺。也就是說,我醒着的時間有三輩子那麼多。」

《滾吧,生活》里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基思分享的知識財富,不管是教你怎麼疊錄木吉他,讓它聽起來有電聲效果(就像他在「滾石」的經典歌曲《街頭戰士》[Street Fighting Man]里那樣)

「滾石」開始上路了,最早是從1963年開始:「此後一直到1966年,這三年里,我們幾乎每天晚上都有演出,有時是在白天,有時一天兩場。我們大概演了一千多場,幾乎沒喘一口氣,歇了最多也就十天。」這種生活方式後來把基思引向毒品,幫助他應付這種極端狀況。

他們是白人,但音樂聽起來像是黑人的。他們玩的是美國音樂,但來自英國。他們穿得像女人,不剪頭髮,但是所有人的老婆、女朋友和女兒都為他們粗野的性感而瘋狂。



「有關當局人員在逮捕我們時總會覺得左右為難。是該把他們銬起來呢,還是該在合影之後派車隊護送他們,眼睜睜看他們揚長而去呢?」
隨着他們日漸出名,被他們巨星光環吸引的人也日益增多。「突然間圍在我們身邊的竟有一半是貴族,年輕的貴族子弟,古老血統的繼承人,奧姆斯比-戈爾(Ormsby-Gores)、泰南特之輩。我到底也沒弄明白是他們屈尊了還是我們高攀了。」這是個藍領階級神話

難怪約翰尼·德普(Johnny Depp)要以這個放蕩縱酒的工頭為原型塑造《加勒比海盜》(Pirates of the Caribbean)里的傑克·斯帕羅船長(Capt. Jack Sparrow)。

2006年,基思從樹上摔下來,引發了危及生命的腦血腫,他收到世界各地權貴的慰問,其中就有托尼·布萊爾(Tony Blair),他寫道:「親愛的基思,你一直都是我的英雄。」基思不覺一愣,「原來英國是掌握在一個視我為英雄的人手裡?」他原本是個反體制的壞孩子,自己取得的成就真是讓他難以置信:「我們被推到牆上(指被警方攔下搜查——譯註)沒過幾年以後,就開始有街道以我們命名了。」
最後這段最有意思...
可以想想,當年聽反體制歌曲的年輕人,進入體制成為頭頭仍舊記得狂熱的當年,難道不會改變體制嗎?

請問,我們的政治人物,那個會愛好音樂、藝術?
我還真懷疑他們到底有沒有一般人所謂的"生活"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