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31日 星期二

專用音響室--外行不切實際的夢想

音響迷都想搞一間所謂的專用音響室,我們可以試著想看看這所謂的"專用",意指拿來擺音響專用,頂多再擺唱片,其他啥都沒有,多半會是整間空蕩蕩的...而且十之八九會是個方形空間,對吧?
嘿,各位音響迷,有沒有想過,音樂再生這件事,也就是音響表現好不好這件事,最大的麻煩就在於這音響是擺在個方形空間,導致三個軸向會產生一大堆音波反射、折射啊~最嚴重的是低頻駐波,次之是中頻響應凹凹凸凸;
你把音響擺在個空蕩蕩的房間,這問題不更嚴重?
所以說,音響迷腦海中所謂的專用音響室,根本是外行不切實際的夢想;
我說,活在當下吧~就從你的客廳開始搞定吧~音樂是生活的一部分,音響只是用來唱音樂增加人生樂趣的工具,別本末倒置了。

簡單原則,空間越亂越好,當然,避開喇叭前面。

蛙界蒙薰 -- Yannick Dauby澎葉生

https://kalerne.bandcamp.com/album/w-ji-m-ng-x-n

Klavins鋼琴demo


http://youtu.be/LPGw-Va5xPU

"Akira Kurosawa" -- Ben Miller Band


http://youtu.be/24EkjkZ6FMU

2018年7月28日 星期六

怎麼唱scat?


https://youtu.be/uGO99aQL-Gg

http://postmodernjukebox.com/post/scat-singing-explained-pmjs-aubrey-logan/

Teragaki-Labo TERRA-SP3000


http://www.teragaki-labo.co.jp/products/about_terra-sp3000.html

這個是?喇叭?啥?

2018年7月24日 星期二

諧波失真聽來到底長啥樣?

音響迷一定常看見諧波失真這詞,到底是啥?聽來長啥樣?
來,這是一段由1KHz開始往高頻掃的原始訊號source.wav https://goo.gl/j4QGr5
另外這段則是前幾年台中廖老哥搞Altec A5時,其中一隻Altec 288單體掃出來錄音 288.wav https://goo.gl/2ATS6L
請用像話的喇叭或耳機+擴大機聽,聽來228唱出來的比較濁對吧?有種汪汪聲;
來看看頻譜
那一長串突出的就是2, 3, 5, 6, 7...次諧波囉~
好聽嗎?

歷代Mac開機與當機聲音


http://youtu.be/n23dp8caq9A


Vacuum Transistor

https://spectrum.ieee.org/semiconductors/devices/introducing-the-vacuum-transistor-a-device-made-of-nothing?utm_content=bufferf8162&utm_medium=social&utm_source=facebook.com&utm_campaign=buffer

十位聲景錄音師

https://flypaper.soundfly.com/discover/10-of-the-most-interesting-field-recordists-working-across-aesthetic-boundaries/

2018年7月23日 星期一

豬頭皮家怎麼聽音樂?

https://www.facebook.com/praise0224/posts/974355276036986
從我有記憶以來,我在家的任何時刻都是有音樂的,客廳有音響房間有音響辦公室有音響連廁所都有音響,一進家門一定是先洗手就來放音樂。
小時候是在CD的年代,家裡的每一面牆都像照片那樣,我從來都不知道真正的牆面是什麼顏色,照片中是幾年前有人去專訪拍的辦公室,客廳跟餐廳的牆更誇張,排得密密麻麻從地板到天上。CD播到結束的時候要換一張,或是再按一次重播,不會隨意地跳歌,所以我每一首的順序都記得很清楚。
後來家裡的魚缸旁邊添購了一台綠色的黑膠機,開始聽各種以前的黑膠,也開始讓爸爸掉入搜集黑膠的無底洞,黑膠是那種以前的大塊黑色的唱片,有A面跟B面,一面都只有短短幾十分鐘,一下子就要換面,我常常在房間裡面大喊「爸爸!音樂沒有了!」因為我實在覺得換一次面就要清潔一次唱真很麻煩很麻煩。

2018年7月22日 星期日

MSB The Reference Rack

http://www.msbtechnology.com/accessories/ref-rack/

Your MSB audio gear deserves a showcase.

第一句就講明了,這些音響廠很清楚他們的顧客要的是啥,其他都是次要啊...
那,有啥特點呢?
看了看,矽膠避震腳、還有氣流孔(這個我實在看不懂到底是在哪裡...)。


Didier Lockwood @ Minsk 2014


https://youtu.be/wWWu5rzgMB8

啥音樂能大賣?

啥音樂能大賣?
很高段的音樂?
竊以為該是:貼近多數人心的音樂

該買啥音響?

一般人怎麼決定買啥音響呢?
這問題在這時代對多數人而言,應該是,想都沒想過吧?
手機不就是音響?又有附耳機,完。


郭龍所指的那首日本歌 -- 小河


https://youtu.be/F47UPaTfRBw

這當然不是日本歌,只是隨意哼唱。

2018年7月21日 星期六

錯用的一堆梯

https://www.facebook.com/AnEngineerWorld/posts/845829792284213

喔,這可真適合給音響迷啊...機器換了又換,全世界的名牌名機全都換過一輪了,聲音嘛...若真的滿意幹嘛換?

小室哲哉

http://punchline.asia/archives/28754
1995 年當時,正走紅的諧星浜田雅功,在節目上一時興起,請小室哲哉幫他製作一首暢銷曲。浜田絕對不算是美聲歌王,這種隨口說說的承諾,看起來就像是單純的節目效果,但小室答應了這項工作,甚至為此遲延了自己樂團「globe」的出道時間幾乎一整年,他與浜田一起組成了「H jungle with t」這個雙人樂團,並在數月後推出了《WOW WAR TONIGHT 〜時には起こせよムーヴメント》這首單曲。
在宣布組團記者會上,小室哲哉說了,「我想這首歌應該能賣一百萬張吧」。一個新團體,一位不是以唱歌見長的諧星與天王製作人,竟然在單曲尚未發行前就能誇口能夠賣出百萬。事實上,在單曲裡其中一首混音竟然還加上了「2 Million Mix」(兩百萬混音)的標題,在發行前就大膽地為歌曲名稱標上了銷量,結果這一切都不只是狂妄而已。最後的銷售數字讓所有人啞口無言,「H jungle with t」這張處女作竟然賣了 213.5 萬張的佳績

KaraOK被控侵權案例

https://www.follaw.tw/f-comment/f02/13894/

你想,這是做生意之道嗎?
根本是敲詐吧?
難怪,聽說,版權都在黑道手上...

The Blower's Daughter & Elephant -- Damien Rice


http://youtu.be/bx7rSstPqc8

2018年7月19日 星期四

台灣影視產業工時/薪支

https://blog.addmusic.tw/2018/01/16/%E7%94%A8%E8%82%9D%E6%94%AF%E6%92%90%E5%A4%A2%E6%83%B3%EF%BC%81%E5%8B%9E%E5%9F%BA%E6%B3%95%E4%B9%8B%E5%A4%96%E7%9A%84%E5%BD%B1%E8%A6%96%E5%8B%9E%E5%8B%95%E8%80%85%EF%BC%9F/

薪水計價方式分為三種:跳班制、月薪制,還有按件計酬。跳班制是把一天 24 小時分為八小時、六小時、六小時、四小時,也就是俗稱的「8664」,薪資每班價錢相同,隨工時累計到最後 4 小時,單位時薪相較第一班 8 小時高出兩倍,時薪因此相對增加,算是某種加班費的概念。這樣的計價方式,通常製片為避免超支,會抓緊時間,自然比較少有超時工作的情況。這樣的計價方式通常見於拍攝期短、製作成本高的案子,如廣告、MV 拍攝等等,對於自由接案者來說算是較為合理的工時計價方式,但對於製片公司內部員工,要配合廣告拍攝時間與流程,正常的上下班時間幾乎是不可能的情況。「一天可能需要工作14、15個小時,常常凌晨4、5點就要集合,一路工作直到深夜12點,隔天還是得到公司報到,只能在馬桶上偷睡覺。」

2018年7月18日 星期三

各種音樂載體與播放器的成本


自從錄音發明後,大量生產普及的音樂載體形式有vinyl、八軌匣式錄音帶、casette錄音帶、CD、streaming,這些形式的成本大概也差不多是同樣的順序:vinyl > 八軌匣式錄音帶 > casette錄音帶 > CD > streaming,越新的越便宜,當然也就是因為比較便宜才會出現來取代之前的;
播放器呢?成本也是差不多這順序,載體與播放器本就一組,整體價格決定市場規模;
載體與播放器的價格低,聆樂人當然受惠,記得小時候買一張八軌匣式錄音帶要ㄧ、二百元,那時我口袋裡難得有超過50元,得累積很久才買得起一張哪...
後來CD價格也差不多二、三百,但那時其他物價早已漲了好幾倍了...相對來說,CD其實比錄音帶便宜;
如今音樂甚至幾乎等於免費,每月付150聽不完啊...沒有載體生產成本,也沒有運輸、倉儲、損傷成本,價格當然可以拼命掉囉~
只是說,音樂人辛苦了...

反過來問,如果回到當年vinyl時代,音樂人會比較快樂嗎?

Zombie -- The Cranberries


http://youtu.be/6Ejga4kJUts

這是反戰歌曲,歌詞翻譯看這裡 http://cnc414.pixnet.net/blog/post/26159113
不知道為何,這些年的video game似乎有一大堆殭屍,玩家總是不停的攻擊殭屍,樂此不疲...彷彿是想在虛擬的game中遂行攻擊人類的慾望...

2018年7月17日 星期二

簡單的音波穿透率實驗


http://youtu.be/pABvTWSxOes

就說布料很好用啊~那種波浪棉根本就開玩笑...
這實驗只做到500Hz,再低就得用很高密度的吸音棉,實驗品的尺寸也得大於波長。
又,這實驗者說是吸音率,實際上測試卻是穿透率,而他應用的方式又是吸音,並沒考量反射部分。

2018年7月16日 星期一

稀土磁石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c/s9f9.htm

音響迷荒謬之最

我摸音響這些年來,見過的音響迷荒謬事真是罄竹難書啊...
沒想到這幾年拜科技之賜,竟然冒出最最荒謬的--以手機錄影還丟到facebook上說他的音響很好聽...
真的只能用這一年來最流行的詞語,給87分!不能再高了!

2018年7月15日 星期日

九頭身日奈 -- 9m88


http://youtu.be/SxM42jD8yWI

https://www.fountain.org.tw/r/post/9m88

入門 -- 外行問題第一名:真空管比較好?

摸音響的人最常碰到的外行人問題應該是:真空管比較好?
Well,真空管我外行,我只知道真空管成本很高啊...
電壓很高,所有零件都得用很高耐壓的,體積又大,成本當然低不了;
還要輸出變壓器,這東西要輸出大功率,又得有20~20KHz頻寬,當然不便宜...
倘若要做個50W,那成本算一算真是嚇死人...
總覺得做真空管擴大機的人似乎都在搞慈善事業,成本超高,市場又設定成入門級,價格拉不高,這是要賺啥啊...

喔,二十年前的第一外行問題是:真空管比較好?
二十年後的現在,還是:真空管比較好?
嗯...

2018年7月14日 星期六

村上春樹的曲目

http://www.openculture.com/2018/01/stream-big-playlists-of-music-from-haruki-murakamis-personal-vinyl-collection-and-his-strange-literary-worlds.html

量身打造的音樂推薦


https://youtu.be/d8Q76HHjLUM?t=2m3s

2018年7月13日 星期五

Sampling rate轉換效應

一些強調聲音品質的音樂檔案播放軟體都有個功能,依檔案的sampling rate設定DAC的sampling rate,為何?
轉換就是數位運算,總有解析度限制,每過一次sampling rate轉換,就會損失些細節,當然要盡量避免;
那些細節?名為細節,當然主要是高頻囉~
來做個實驗,George Winston的名作December裡那曲Prelude,由CD取出來,檔名o.wav https://goo.gl/v81Uyk

2018年7月12日 星期四

有好有壞?

音響迷最愛做的就是比較音響,常常,這些音響迷下的評語是:有好有壞?
好在那?壞在哪?
有所謂好壞,必然有其評判標準,啥叫好?啥叫壞?
是多所以好?還是少所以好?顯然這種標準不太通;
你喜歡所以好?你不喜歡所以不好?這標準當然就更奇怪,有人愛環肥,有人愛燕瘦,這標準也是不通...當然啦,就其人而言,這標準很通,反正音響就得花錢,自己花錢自己爽最重要;這說法也沒錯,不過呢,這就無需拿出來討論,自己高興就好,在此略過;
那麼,是否真有啥標準是可以拿出來眾人共同討論的?顯然只剩下一個,傳真;這點又有得吵,之前提過很多次了...在此不續談;
以傳真這標準來看,最前面提的,有好有壞是否還成立?
我只想說,你心中那把尺到底是啥?

老喇叭一身病啊...

去顧客家搞DRC,一對老喇叭,據說超過45年...
那個年代的喇叭都有很多招數,背面有六個接頭,似乎可以搞啥分頻之類的,完全看不懂...
面板上可以調整中、高音量,先設定成標準值測量看看,噢~不得了,100~200Hz真是多的要命啊...
那,反過來,調高中、高音量等同於衰減低音量,再測...完全相同...
哈...老東西,不知道過了幾手,大概是哪天出毛病維修時閹掉這功能了...
反正低音、中音也都會卡圈瓜瓜響,別太要求了吧...

這幾年我碰過的老喇叭,難得有一對好的,都是一堆毛病,

不會說話的愛情 -- 周云蓬 & 小河


https://youtu.be/PGShTTfrD9E

Ham Ba Li Say -- 五條人


https://youtu.be/rBSEW46CyI8

Ham Ba Li Say在廣東海豐是指人說話含糊不清,那,台灣有"烏魯木齊"也不奇怪...

Soundscape

https://www.inside.com.tw/2018/01/11/soundscape

Soundscape 是功能完整的音樂發行平台,使用介面除了能一次發行至 Apple、Spotify、KKBOX 等國內外數大平台,還包含儀表板,能檢視在每個平台的數據表現、營收分析,還有社群廣告管理工具。背後的技術重點則是透過 Bitmark 提供的區塊鏈服務及延伸的智慧合約應用,接上中國信託銀行的金流服務,自動化處理版權及各平台帳務。

2018年7月11日 星期三

台灣音響迷分類

大概可以分成:

老頭:專玩老古董真空管、號角喇叭;
玩家:換過來換過去,經手音響不計其數,只玩老品牌(好脫手);
年輕菜鳥:腦中只有真空管最好、全音域單體喇叭最好;
vinyl迷:只聽vinyl;
富人:單價沒百萬不屑一顧;
窮人:不被音響迷視為同好...(搞那些不入流便宜貨算啥啊...)

ATC新高音單體圖說

http://atcloudspeakers.co.uk/technology/
特色在上下雙懸吊,避免振膜偏向,對波長很長的中低音而言,偏向不是啥問題,但對於要唱出20KHz的高音,波長只有1.7cm,偏向就會產生干涉。
又,增加這下懸吊是否是因為ATC單體得撐到10xdB,行程大,偏向就會是個嚴重問題?

李志禁歌選 -- 馬世芳

https://www.kkbox.com/tw/tc/playlist/KsbU4L4AhgbL4FZi64?mybox=1

2018年7月10日 星期二

吳明益談"臺東人"

https://www.facebook.com/utopiawu/posts/1784343071598640

終於看懂了!

貓下去的每月九號90分鐘歌單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CPO_VcKEpGSgQTuWT15jEN49GPYpmLmN

1984 -- Van Halen


http://youtu.be/omg9Zv8ihKQ

加入"熱門音樂社"能學到啥?

https://www.facebook.com/judyrockyou/posts/2025303867753761

現在很多人國中/國小就開始學樂器了(早期熱音社大家實力比較均等),到高中熱音社是去電人的,不是去學習的,有的人連DoReMi都認不得,有的人已經在玩即興,請問老師要如何授課?

音樂到底加了啥料?

音響迷常愛說某某唱片加太多料,到底加了啥料?說得出來嗎?
鹽、胡椒、辣椒、味精?
說加太多料的音響迷似乎都對音樂製作過程很內行是嗎?

來聽聽Joan Baez在西班牙鬥牛場的名曲,當年音響迷很愛用來比較音響,

http://youtu.be/66mxwttGmeQ

再聽聽中島美雪的Fight https://goo.gl/Gwk4W5
請問,那個加料了?

2018年7月9日 星期一

鑊氣?松香味?啥啊?


https://youtu.be/_JmA2ClUvUY

談美食的總說鑊氣,啥?
談音響的總說松香味,啥?
我說啊,那人家說哈密瓜有哈味有啥不可?

你的鑊氣和他的鑊氣和我的鑊氣是否同一種氣?
你的松香味和他的松香味和我的松香味是否同一種味?
會不會像是這二個嬰孩喊的很高興,真的懂對方的意思?

聲音、語言、文字、動作、影像是用來溝通還是展現自己高人一等?

黃中岳談編曲

https://www.facebook.com/rayhuang.guitar/posts/174616889812530

回到古典音樂各種樂派在各個時代各為主流的時空下的各個偉大作曲家,他們的音樂能在當代受到青睞甚至流傳後世成為經典,我覺得除了他們各自深厚的音樂學養之外,他們也都是高明的心理學家;他們知道怎麼給你可預期的導引,怎麼給你預期以外的驚喜,怎麼讓你留下一個樂句或一個樂段的記憶—特別是當時還沒有錄音技術的發明—,他們知道怎麼去建構你『喜歡』的場景。
而在現代音樂產業的專業分工,『作曲』與『編曲』的確已經交由不同的專業人士來執行的客觀事實下,如果我可以冒昧地為『編曲』這個音樂工作範圍所代表的意涵,下一個極為主觀的解釋,我會說:『那是與聽眾一起在時間軸上所玩的心理遊戲』。


高僧大德說了算?

https://tw.appledaily.com/forum/realtime/20180108/1273998
對於知識,我們或許應該接受根本沒什麼「標準答案」,只能多聽多看多比較,參考一些有信用者,勇於負責者的主張。在一個領域學有專精的人,應該會更加客氣謙虛,因為他清楚事情的複雜性,不會給出肯定的答案。相對來說,那些強調自己超懂,懂超多的人,若他講得越肯定,那你對他提供的資訊,就要抱持更加懷疑的態度。

覺得這樣的世界充滿不穩定感?其實知識體系並沒有變得更不穩定,只是驗證、批判、淘汰,與提升的速度加快了,這整體來說反而是件好事,因為假貨總很快破功,假扮高僧者的面具兩下就會被戳破,而過往那個看似安穩的年代,只不過是一堆空心偶像在騙吃騙喝罷了。現在,就是那些偶像變假象的年代。

試問,台灣,甚至全球,音響圈對音響這件事的討論是這般運作嗎?
還是某幾位高僧大德說了算?甚至要問,流行的那一堆說法,說不定連任一位高僧大德背書都沒勒...

2018年7月7日 星期六

JL Audio Fathom IWS-SYS-108嵌入超低音

http://intl.jlaudio.com/product/85025.104392.103786.0.0/IWS-SYS-108/_/Fathom%26%23174%3B%26%23160%3BIWS-SYS-108

8"單體,太大就太深了...
被動式,擴大機散熱難搞...

Copyright Royalty Board

https://www.crb.gov/

原來美國有這個單位負責決定收多少錢啊...

錄音室control room桌面與近距離小喇叭反射

之前這篇 http://miaofoundry.url.tw/phpbb/viewtopic.php?f=4&t=6864
提過control room裡最嚴重間接音就是桌面反射,
這篇AES論文 http://www.iris.co.nz/media/20833/AES-137-Visualization-of-early-reflections-in-control-rooms-final-for-printing.pdf

實測六個大中小空間,其中4.3.2討論桌面反射,與擺在桌緣那些小喇叭頂面造成的反射都是最嚴重的!

2018年7月6日 星期五

27Hz低頻 -- We built our own world -- Inception

Inception配樂這曲"一切唯心造"一開頭那段低頻超級低,最高的二根是27、54Hz,還有最低頻的18、20Hz,你的喇叭唱得出來27Hz嗎?
先用喇叭聽,再用耳機比較,你的喇叭缺了哪些?

音樂與建築/空間的共同演進 -- David Byrne


http://youtu.be/Se8kcnU-uZw

聲音必然受空間影響,音樂呈現的最後成果必然包含空間效應,在麥克風、擴大機、喇叭出現之前,音樂的形式其實是由空間決定!
甚至鳥鳴也是,鯨的歌聲也是;
然而,如今我們卻想在一個空間演奏古往今來的各種音樂形式,用一套音響再現各種音樂形式的錄音,難處便是在此。

http://miaofoundry.url.tw/products-and-services/DRC/

電影錄音細節 -- 妖貓傳

http://107cine.com/stream/97820/

“逃難”那一段的萬人腳步我比較滿意。那天早上降大霧無法拍攝,所有人原地待命,我們錄音組在導演組的配合下,帶領所有群眾演員到翁城和廣場上錄製了大量的腳步聲,不同指向、不同聲場、不同製式,群感是有了,但是顆粒性還不夠好。我們就到大殿的台階上又錄製了上下台階的腳步,這個腳步的顆粒性就好多了。後期的時候,我們就將這兩種腳步按不同的比例疊加使用。當然,還有很多效果摻雜在裡面,包括腳步的自然停止、遠近的自然空間,三個鏡頭每個鏡頭里的腳步都是根據鏡頭做了相應的調整。

Summer Time -- Prince


http://youtu.be/oJjZLwOwzb8

http://www.openculture.com/2018/01/watch-prince-play-jazz-piano-coach-his-band-through-george-gershwins-summertime.html

2018年7月5日 星期四

入門 -- Loudness


https://usa.yamaha.com/files/95D491175D6D47049B2C9932C51C3874_12074_240x226_b8c645708b2e7daf63ffb6a0f92b9856.jpg

有人提到loudness這東西,其實就是低頻加強,為何要搞這個呢?先看看等響度曲線就知道,
當音量壓低,人耳對低頻的感受度就下降,反過來想就是低頻得要更大聲才會覺得平衡;
另一方面,這也是小音量聽音樂時不覺得駐波轟聲有啥影響的原因。
古早的擴大機上的Loudness開關就是用在當你小聲聽音樂時,增強低頻讓聲音聽來平衡。

當年我開始摸DRC時就提到這功能了,要做得好嘛,必須整個系統一起做,因為人耳等響度

2018年7月4日 星期三

不貼近原文的翻譯對嗎?

http://okapi.books.com.tw/article/10512
2016年布克國際獎(Man Booker International Prize,以前是獎勵非英語系國家的英語創作與翻譯,2016年起改為獎勵英語翻譯作品)的得獎作品是韓國小說家韓江的《素食者》,譯者是只學了六年韓文的Deborah Smith。此書獲獎,讓韓江在英語世界獲得極大矚目與讚譽。
結果,2017年9月22日韓國放送通訊大學的客座教授Charse Yun在《洛杉磯時報》為文指出,Deborah Smith的翻譯有很大的問題,不僅有誤譯之處,還有刪減的問題,更嚴重的是她使用了一種遠較原文優雅清麗且抒情的筆法來翻譯。我們不禁要問:讀者作為「二手食物」的消費者,你愛上的究竟是韓江還是Deborah Smith?
翻譯乃是不得不為,誤差完全無法避免,只能盡量求貼近,所以說,信、達、雅,先求信,次求達,再求雅,豈能雅達信?
翻譯已是如此要求,音響這種根本就只是再現錄音的設備竟然不求傳真?豈不荒謬?

入門 -- 大小喇叭到底是差在哪?

為何喇叭大比較好?到底是好在哪?
這二款喇叭,在我這空間低頻都能唱到40Hz,高音都是唱到16KHz以上緩降;
實測類似,但是一個低音才5",另一個低音有12",體積又差那麼多,這是怎麼回事?
到底喇叭大之好,是好在哪?

實際聽來,大喇叭比較輕鬆,這輕鬆是怎麼回事呢?
其實類似汽車,大引擎/大扭力 vs 小引擎/小扭力,0到100,大喇叭立刻就到,小喇叭得慢一些;
如果唱0到+100到-50,小喇叭可能是0到+90到-50,根本就沒到位...
大喇叭最大可以唱到200,小喇叭卻可能只到100;
大喇叭餘裕度高,因此線性度比較好,小喇叭就吃力了...吃力,就是那不輕鬆感由來。

同一款喇叭與擴大機在四個空間五個位置聽來會如何?

同樣的Sonus Faber Stradivari + Audionet MAX + 貓窩DAC2/2.1擺在四個空間五個位置,聽來會?來,看看振幅頻率響應,
嘿,你說的出那個比較好嗎?

2018年7月3日 星期二

超低音訊號線

最近有人copy台中Joe那套,不過房間大,Sonus Faber Stradivari力有未逮,只能唱到50Hz,加了對超低音,補足極低頻,來看看低頻振幅頻率響應比較,
只唱50Hz以下,人耳對這頻段非常之不敏感,只有中頻段1/10以下,那麼,隨便用條訊號線應該沒差吧?
那天換上我做的RCA105(非常長...4m...),怪怪,竟然聲音聽來比較活!真是怪透了...
幾年前也玩過一次超低音訊號線比較,當時那隻超低音唱40Hz以下,印象中,換線也是明顯可聞,怪透了...
人耳對低頻的敏感度似乎遠超乎預期...

又,這超低音如何銜接?當然要靠麥克風測量啊~難道以耳聽嗎?

首爾音樂劇場體驗觀察記 -- 呂岱衛

https://www.facebook.com/ldwksl/posts/1263362483764032

以首爾的劇院區而論,在政府政策與學術機關的配合下,讓首爾地區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中小型劇場皆集中在大學路一帶,甚至還把首爾許多大學裡的表演藝術科系系館以及展演中心從原本的校區中刻意獨立出來,集中在此處形成了一個由劇場所衍生出來的表演藝術聚落。如此安排下,不僅讓科班學生時時有機會接觸到在課程之外的實務經驗,在產學連結中發揮良好的互動,甚至各劇場間也能透過良性競爭而益發蓬勃。
...
這幾天我們在首爾所看的音樂劇無論在節目資訊或戲劇內容上不見任何英文資訊參照,再加上進場觀劇的觀眾幾乎都是韓國人便可發現,首爾的劇場產業截至目前為止仍是個全然內需型的產業。就以這次我們所欣賞的音樂劇《光化門戀歌》來說,本劇是以已故韓國流行歌曲作曲家李英勳的創作歌曲為主軸的典型歌本音樂劇,最大特色就是每季均邀請韓國著名流行歌手擔任主角,加上感人的劇情、精彩的歌舞演出與極盡華麗的舞台設計,自2011年上演以來,即使是在如世宗文化會館那超過三千人的龐大劇院上演,每季演出幾乎都還能維持平均85%以上十分可觀的上座率。

陳明章、許景淳回顧《戀戀風塵》30年@馬世芳/耳朵借我


http://youtu.be/5uRHGJmw5ro

1993年,陳懷恩在街上巧遇陳明章,聊到母帶消失的遺憾,陳懷恩很驚訝,他以為陳明章手邊一定留著母帶的。仔細想想,他家裡陽台鳥籠下面擺著接鳥屎的塑膠盤,底下墊著幾個裝盤帶的盒子。回家搬開鳥屎盤,打開塑膠袋,拿出盤帶盒,這不就是《戀戀風塵》的工作帶嘛!日曬雨淋六七年,居然完好如初,沒發霉也沒晒壞。總共七捲四分之一吋盤帶,無損無缺。
翻開iTunes的播放次數,除了常用的那些測試曲外,戀戀風塵第一曲撥放次數最多...加上那十幾年以CD唱的次數,應該聽過上百回了...

2018年7月1日 星期日

超越那一天 -- 崔健


http://youtu.be/LQ-lrLOecQI

她會真的尊重你嗎?她會真的看得起我嗎?如果你要是真的生起了氣,她會真的像我一樣害怕你嗎?頭幾年親熱勁兒過了後產生了矛盾,我們還會真的互相愛嗎?如果有一天你們倆想要分開,你讓我到底跟誰走呢
1997/7/1,香港由英國手中轉到中國。

喔,藝術反應人生,看不懂政治的藝術家出啥三流作品我也不會訝異...

陳昇「南機場人」工作紀錄 Vol.1


https://youtu.be/JP6RKzv1kdk?t=3m45s

有時候我們是在做一些噪音來滿足這個音樂故事而已

明明音樂人就是要把鼓搞的很破,你偏要把他們花功夫搞出來的破聲音弄成很柔美,對嗎?

Nelson Music 360報告

http://www.nielsen.com/us/en/insights/reports/2017/music-360-2017-highlights.html

1/3的人會自己找音樂聽;
超過半數會認真的搞自己的曲目,也就是有音樂偏好,而且會一再重複聽;
1/3會更認真的分享自己的曲目,顯然頗有自信。


再談音響器材電源與電源線

台中Joe那套音響的表現很嚇人,如live般,許多人聽過都拜服...
於是最近有人copy了一套,DAC還換上更進一級的貓窩DAC2.1,測試DRC時,嗯...怎麼...很平淡...解析似乎不差,但有些沒力...聽了幾曲,透明度很差啊...像是背景噪音很高,很不純淨...
到底問題出在哪?
喇叭、擴大機都相同,DAC、隔離變壓器、DAC的訊號線與電源線也相同都是我做的,喇叭線與擴大機電源線是主人家用同樣材料做的,應該不會差那麼多啊...這時,主人家突然說,擴大機的電源線他買二手貨,當初裝上插頭時就看到銅線看來黑黑的...哇勒...
拆掉,換上另一組同樣材料沒氧化的線,搞定!
怎麼會差那麼多...

一般音響器材都吃交流電源,但實際上並非直接由交流電源驅動電路,大多是整流成直流

Magnepan MG30.7

http://www.magnepan.com/model_MG_30.7
四音路,US$二萬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