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0日 星期二

音樂到底加了啥料?

音響迷常愛說某某唱片加太多料,到底加了啥料?說得出來嗎?
鹽、胡椒、辣椒、味精?
說加太多料的音響迷似乎都對音樂製作過程很內行是嗎?

來聽聽Joan Baez在西班牙鬥牛場的名曲,當年音響迷很愛用來比較音響,

http://youtu.be/66mxwttGmeQ

再聽聽中島美雪的Fight https://goo.gl/Gwk4W5
請問,那個加料了?
顯然,中島美雪這曲聽來很"乾",連空間感都沒,該是在吸音很重的錄音室裡記錄的,沒動多少東西就變成唱片了;
Joan Baez這曲呢,你覺得會是麥克風就擺的離舞台遠遠的所以能錄下鬥牛場的回音嗎?才怪勒~不知擺了幾隻麥克風,可能還加上人工殘響,才能混成這曲的樣貌哪...
試問,你喜歡那個手法?
請問,那個加料了?
音樂人又為何搞成這般二種極端的唱片出來?

絕大多數唱片顯然都不是如Fight這曲一般,比較像Joan Baez這曲,會弄出個虛擬的舞台,還有回音襯托,這般聽來比較豐富,有空間感,讓人"如臨現場";
也就是說,音樂都是要加料,唱片都是做出來的;
要加多少料,加啥料,怎麼加,由音樂人決定,沒有啥"太多"這回事,唱片是音樂人的創作,一如唱卡拉OK加多少echo才會爽你說了算。

People talking without speaking.
People hearing without listen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