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1813653952161423&id=100005505068247
粟特人特別地能歌善舞,戰鬥力也還不錯。因此關隴貴族大量雇傭粟特人擔任兩種職業:傭兵,還有歌舞團。反正中原地區的音樂水準,早就已經被連年的戰亂給打沒了,粟特人的音樂,便順理成章的成為大唐宮廷音樂的主流。
日本雅樂與台灣南管,所使用的樂器,例如琵琶、尺八、拍板、響盞,日本雅樂愛用的篳篥與羯鼓,台灣民俗音樂愛用的弦仔(胡琴)與嗩吶,考古證據都顯示源自於粟特人,或是歷史更悠長的西亞、內亞民族。現代國樂所使用的直抱式的琵琶,和大唐宮廷所用的橫抱式的琵琶,不是同一回事,後者才是內亞民族使用的原始版本。
這裡扯到牽亡歌;牽亡歌所用的主樂器三弦,大家知道是源自於哪裡嗎?是美索不達米亞的蘇美人
https://www.facebook.com/balaq.hsieh/photos/a.517396894939195/5366169896728513/
南管是不是中國傳統音樂?我覺得是,畢竟它整個傳承跟發展都在中國,但南管繼承的應該是唐代宮廷音樂中的清樂體系,而非粟特人們擅長的坐立部伎與散樂。另外,南管比較明顯的萌芽應該是宋元,到那時粟特早已消亡。(謝謝網友林高峰補充,南管的曲牌是南宋末以後,到元明發展出來的)但南管在閩南地區是不是有可能跟其他族群的音樂合流?這個倒是我個人覺得比較有可能,福建本身也是個族群相當複雜的地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