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9日 星期三

振幅頻率響應重要?impulse response重要?

挖出某次的紀錄,

約十五坪空間,尺寸近似個立方體,採取極端live end-dead end手法,
喇叭背牆、天花板上大半是軟吸音材,側牆是夾板做成空腔內鋪吸音棉,整體感覺吸音非常重,

來看看同一對喇叭,二個喇叭/聆聽位置組合的振幅頻率響應,哪個好?


看來似乎是紅的(也就是原本的)比較好...
但紅的許多人聽過,都感覺很不好,相當的悶...
問題出在哪?
若改看impulse response低頻段
嘿,紅的在25ms左右有一波間接音幾乎與直接音一般強,這難怪會悶啊...
改看瀑布圖,上:原先位置,下:新位置
原先的位置導致120~250Hz都有一波幾乎與直接音一般強的間接音,新位置就沒這狀況。

那,新位置與原先位置差在哪?
翻了翻我當時的紀錄,喇叭往前移70cm,聆聽位置也是。

新的位置成了近距離聆聽,因此中高頻的impulse response也都比較好
當時主人家的說法是:喇叭消失了。

雖然說振幅頻率響應比較差,但impulse response比較好,新位置聽來遠比原先位置好很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