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3日 星期四

Grimm Audio LS1喇叭


http://www.grimmaudio.com/pro_loudspeakers_ls1.htm

這對喇叭嘛,聲稱精準,適用於mastering與mixing,
面板很大,目的在擋住250Hz以上音波的繞射,讓聲音成為單面發聲,這能減少背牆效應,
8"單體,竟然能唱到35Hz!

那對腳之中,有秘密...
裡面藏了DSP和擴大機啊~
一般主動式喇叭都擺在箱內,這難免會受到磁場干擾,擺在腳上就沒這缺點。

DSP分頻,並且修正相位差,而且還有超低音輸出~
這長相,用在studio,未免有些奇怪啊,要擺在哪呢?
箱體這麼淺嘛,觀點與我相同,讓背波效應產生的梳形濾波效應高到超過低音單體的工作頻率囉~


文件中提到當前喇叭設計的謬誤,
主流作法是窄面板,深箱體,這概念是減低面板繞射,
但Grimm的觀點是,深箱體造成的箱內反射音造成的疏形濾波效應會出現在低音單體的工作頻帶中,並非好方法;這點我以廖老哥的Altec 515驗證過了。
而窄面板並不能解決繞射,主要的問題該是出在面板緣是銳角(知道隱形飛機的原理嗎?這正好反過來);這我也曾拿我的Spica TC50實驗過,加上個135再轉90度的框,確實有可聽聞的正面改善。
因此LS1這喇叭的設計是淺箱體,大面板,加上三面半圓形導角,
照說頂板也該是如此處理,但不知為何仍舊弄成平板,文件上特別提到那位置重點在低音,因此影響不大。


這...實在是漂亮的太嚇人了!

來看看規格
Frequency response: 55Hz-30kHz +/-0.5dB. 45Hz- 40kHz -3dB. (Low corner is user-settable between 35Hz and 100Hz, Q=0.7 or 0.5)
低頻端可調,方便搭配超低音
Amplifier power: 2x120W ￿
照說,高音應該不需要那麼大的功率,該是因為用了現成的UCD class D模組吧。
Max SPL: 109dB/1m 
嘿,那二個單體有這麼強的實力喔~
低音單體的振膜材質是鎂。
SNR: 114dB (unweighted)
這...太驚人了吧...這是喇叭耶...可不是擴大機耶...
Crossover function: 1.55kHz LR4
非常低的頻率,文件中提到是為了改善垂直擴散性...
Latency: 2ms
真是短,用上FIR補償相位還能壓到這麼短啊...

DSP用的工作頻率很有意思,93.75KHz,
刻意選個與常見的工作頻率沒啥倍數關係的數字,以減少sampling rate轉換缺陷的程度。


這張方塊圖該很直覺,明確標示用的是UcD的D類擴大機模組。

實測結果,藍色是基頻,其他則是諧波失真,
首先看二條藍色,分別是85dB與95dB,非常接近,單體還在工作範圍中,
黃色圈內是-6dB點,約在50Hz,與一般8"單體喇叭差不多;

失真呢?
黃色箭頭處,可見100Hz以下二次諧波就陡增了,
Grimm建議,要唱大音量,70Hz以下該加超低音,
難怪這喇叭本就內建超低音low pass filter輸出。

音量可以在PC上用軟體控制,
跑的是MIDI介面,得透過這個盒子轉成8P8C cable
也可以透過這個轉鈕,
軟體上那個五個訊號選擇該是接在這東西上面,還能用無線遙控這盒子。
嗯...那數字顯示實在... 
這超低音這樣設計可愛吧?
照樣有DSP,可以唱到20Hz,當然也能修的和LS1接的很漂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