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科技的發展,完全影響到我們這種導演來參與電影或藝術,我比較大膽地講,如果沒有數位電影,我不會來做電影!」趙德胤說,早期拍電影的導演都是中產階級以上的人,「因為拍電影貴,但是像我們這種導演,就是2千塊、1萬塊,或是《冰毒》50萬就去拍電影,這跟數位大有關係。」
音樂亦然,以前你只能用錄音機錄demo,能發唱片嗎?
如今你在家用電腦就能搞出還可以的發行作品。
音響亦然,以前談的上HiFi嗎?
沒高沒低沒動態,更不用提音場...
「如果沒有網路,我也不會來做電影。」他笑說,自己是看盜版電影出身的一代,沒有受過專業電影訓練的他,是藉由大量看電影來「學」拍電影,而他的製作團隊也都是透過網路論壇認識,來自各行各業。音樂亦然,沒internet,獨立製作者如何讓世人得知?
音響亦然,沒internet,async USB DAC也不會出現,真正低jitter的數位音樂再生當然也不會存在。
「你不想看這個體制臉色,你就要想辦法存活!」而趙德胤存活的方法,就是盡量維持每隔一段時間就投入一部低成本的電影創作,提醒自己莫忘初衷。
「我有想過,如果一直只有50萬,會不會繼續拍電影?」他的答案還是會拍,「就跟擺地攤一樣,擺得好就去開百貨公司,擺不好也不會餓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