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之所以產生意義,除了來自創作者的「寫進」和奏唱者的「演出」、以及聆聽者的「感應」與「詮釋」,還更因為,音樂的產製、流通、消費、再現乃至認同,都是持續不斷的社會過程(social process):結構vs.行動、情境vs.互動…。
由此,這門課既不是專業的音樂學(musicology),也不是通識的音樂欣賞教育(musical literacy education)。而是想要探討音樂的社會型構(the social formation of music)、音樂與時代變遷、音樂與個體感知、音樂與社群互動、以及音樂與文化政治,等等議題。
期待前來修課的同學,不見得須擁有哪些音樂技能或什麼聆賞「品味」,重點在於:一雙更開放的耳朵,從而聆聽跨時空的音樂如何與我們社會緊密交織。
如果音樂對你而言還只是娛樂,那就別對他人放啥音樂指指點點,你還差非常遠。
如果你演出/創作音樂還沒想到課綱中所提,那你真的還差非常非常的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