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很有料值得一看,且來討論之
音響迷要搞清楚,你在搞音響到底是在搞sound production(創作聲音),還是在搞sound reproduction(再生聲音)?
到底是你在搞聲音的藝術?還是你在搞再生音樂家創作出來的藝術?
你搞這是各樣奇奇怪怪的音響招數是為了聽聲音的變化如同樂手用各種樂器創造各式各樣風格的聲響,還是為了更清楚更還原音樂家創作的當下聲響?
這該是指專業人士花太多時間在難得聽幾回的音樂廳,卻很少花功夫在佔絕大多數時間聽音樂的場合上--居家、車內、耳機,還真矛盾啊...
沒辦法啊,教授得發論文,音樂廳比較好搞論文啊...
不插電演出,演出的空間也算是演出的一部分(一如喇叭在空間中),決定相當程度最後的聲音呈現;
而音樂家也會依在台上聽見的聲音而自行控制演奏方式。
經過PA系統放大的演出呢,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
PA的聲音是由sound man控制mixer、compressor、gate、EQ等一堆工具決定,台上的演出者只能聽自己的monitor的聲音,並不知道外場PA的聲音到底如何,所以說,音樂人都對PA很客氣啊...
我說,音響迷在扯啥錄音不好、怎樣錄音才好之前,你知道音樂業怎麼運作嗎?
聲音再生這件事,麻煩的是,要驗證每個環節都得用其他環節去驗證;
若結果不對,到底是那個環節錯?
製作時用的監聽系統,必須與欣賞者聆聽時用的音響類似ㄘㄞ
就說喇叭吧,極高、極低以外的中間得盡量平直這點就很多人不認為如此勒...
而音樂家也會依在台上聽見的聲音而自行控制演奏方式。
經過PA系統放大的演出呢,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
PA的聲音是由sound man控制mixer、compressor、gate、EQ等一堆工具決定,台上的演出者只能聽自己的monitor的聲音,並不知道外場PA的聲音到底如何,所以說,音樂人都對PA很客氣啊...
我說,音響迷在扯啥錄音不好、怎樣錄音才好之前,你知道音樂業怎麼運作嗎?
聲音再生這件事,麻煩的是,要驗證每個環節都得用其他環節去驗證;
若結果不對,到底是那個環節錯?
製作時用的監聽系統,必須與欣賞者聆聽時用的音響類似ㄘㄞ
就說喇叭吧,極高、極低以外的中間得盡量平直這點就很多人不認為如此勒...
錄音、音響是用來聽的,當然要以人耳為準;
但,人有個別差異、偏好,也不會每次都一致,因此必須以客觀測量交叉輔助;
重點在測量與主觀之間必須相關聯。
我贊同這觀點,談到聲音品質,多數人該會有某種程度的共識,
當然,還是會有些很走偏鋒的人...譬如說,老頭...
台灣的音響迷或許還有搞第一項,多半都沒搞第二項,更不用說第三項囉...至於第四項嘛,先拿出音壓計好嗎?沒有?我就知道...
前二項的目的在排除主觀偏見,第三項在盡量減少空間效應,哈,當然很有限...第四項非常基本,但很少會認真做。
Harmon Kardon有錢,就能認真搞這種聆聽室,排除主觀偏見。
這頁提到mono比stereo較容易分辨聲音差異。
這個很有趣...啥讓人覺得音響再生出來的聲音很自然呢?
50%是來自於空間感,30%來自於音質(沒染色),20%來自於"亮度",
這亮度70%來自於高音過多,30%來自於缺低音...哈...這項真的是音響迷最常搞的事,所以絕大多數音響迷搞出來的聲音都偏高音,尤其是專聽西洋古典樂的~
妙的是,外人一聽這些人搞出來的音響,就會覺得違背第二項”沒染色“,因而覺得很詭異...一點也不自然...
再回來談最重要的空間感這點,為何這點讓人覺得”自然“呢?我想是因為發生的歌者/樂器的音色到底如何才完全無誤我們並不知道(那歌者/樂器我們也沒聽過),但聲音在空間中自然消散會是怎樣人人都很清楚。
這有點類似我之前提的,音場就音樂這件事而言並沒啥重要,但音響若能再現音場,那麼這音響已然能再現相當高程度的錄音內容。
讓人感覺愉悅享受這點也是70%來自空間感,30%來自音質無染。
這實驗對象一定不是台灣的音響迷,更不會是老頭音響迷,老頭要的是又肥又厚又濁的人聲與轟的要死的低頻...
取錄的很"乾"(沒空間音)的錄音,用顯然有毛病的喇叭,在音樂廳播放,
聽眾是群有音樂素養的人,他們說,與live分不出差異勒...哈~
這些人聽的到底是音調/色還是空間呢?
多聲道音樂不普及的原因很簡單,貴,請問,台灣有多少人家中搞了多聲道劇院音響?有沒有10%?顯然不及;
耳機嘛,確實主要問題就在於只能獨享,二人同聆也不能交談,沒屁用...
這圖看不懂...
這頁說人人都能辨認好喇叭,但只有聽力正常者能分辨瑕疵喇叭。
台灣的老頭倒是反過來,好喇叭他們都說太吵,沒高音又肥又濁的喇叭他們都說是好喇叭;他們的聽力一定是好到暴表。
這頁談聽力衰退對專業人士是個大麻煩!
不過這又讓我想到,老人家高音聽不到,照說會偏好高音多的音響系統,怎麼台灣的老頭音響迷都反過來勒?怪哉..
這頁談喇叭振膜共振,共振就是失真,聽來就是染色,
麻煩的是,物理運動的振膜不可能沒有共振,那,到底共振多嚴重可被聽聞?這決定單體設計是否可被接受。
再來這幾頁內行人才會在意囉...以pop/jazz、交響樂團、pink noise三種訊號測試人耳可聽聞的程度,Q值越高,也就是共振頻段越窄,得要越大的音量才能聽聞,因為音樂訊號正好落在那個頻段的部份不多,而且pink noise這種規律訊號最明顯可聞,pop/jazz變化最大最不明顯。
這頁是三種Q值造成的訊號變化,很有意思哪...
空間會讓低Q值的共振更明顯, 這有意思...
很多人搞音響會刻意讓聲音糊掉,那麼有啥共振也會變成低Q值,這反倒容易讓人聽出來啊...反正,把聲音搞糊的人本就不是要傳真,只是要搞他們自己喜歡的怪聲音而已...
這頁談到PEQ能有效應付喇叭單體的共振,因此DSP喇叭該能比被動式好。
該用啥音樂來聽出喇叭的共振與瑕疵呢?
簡單獨奏、清唱不如涵蓋寬廣頻段與回音的音樂;
西洋古典樂也不如錄的好的流行樂;
雙聲道不如單聲道。
這有趣啦...正好都與音響迷常搞的招數相反...
p.55談怎麼比較喇叭,最好是3~4款喇叭一起比較,別搞兩兩比較這招;
又,第一句說喇叭不會break in,但人會;贊同。
p.56,使用多段音樂多對喇叭能讓聆聽者分辨出喇叭與空間影響聲音的部份。
p.57,聆聽者較能夠聽出喇叭的缺陷而不是好,結果也是缺陷較少的喇叭被評價最高。
p.59,這實在看不太懂...
p.60開始進入重點,人們能在空間中分辨喇叭好壞,那,測量如何能做到?該測量啥?
p.73提出直接音、聆聽窗口、早期反射、能量。
p.74~76討論直接音vs間接音
p.77~79空間越大,喇叭佔整體聲音成果的比重就越大,一般居家受空間影響比重相當高。
p.80~82看不懂...
p.83~86也是在談小空間裡直接音vs間接音
p.87劇院喇叭指向性理想曲線,500Hz以上指向性平直,反過來想(見p.86)就是500Hz以上能量平均,不會上下亂跑;以下因為空間效應之必然,低頻一定會累積能量,指向性就不明顯;
p.88~91各種喇叭應用在劇院的指向性比較,最後用半球高音分頻點高,因此最差。
p.92~93 結論:sound power可用來預估喇叭在空間中的表現
p.94~98在個800人的大電影院測量五個位置,1KHz以上全都是主要由直接音決定,100Hz~1KHz則是由直接音+早期反射決定,既然如此,為何測量空間還用無指向喇叭?這顯然不合理,與實際應用對不上。
p99~101這三張圖很有意思, 由中央聲道喇叭看過去房間長這樣,
如果沙發面換成布料,
那就只剩下書架與天坪會反射500Hz以上的聲音,喇叭看見的空間就變成這樣,只有一點點牆面,其他都如同沒牆面、地板、物體,類似半開放空間。
當然,這與頻率有關,越是高頻越容易被吸收,該頻段"看到"的牆面就越少;越是低頻,越難吸收,幾乎全都反射來反射去;當然,也會有不少穿透出去。
你的房間長怎樣?
p.102~103談到目前建築聲學測量以無指向喇叭為音源,這與實際的發聲源並不一致。
p.104~107討論在小空間測量看不出來毛病的喇叭,在大空間卻有明顯毛病;有啥測量能解決這種漏洞?
但,人有個別差異、偏好,也不會每次都一致,因此必須以客觀測量交叉輔助;
重點在測量與主觀之間必須相關聯。
我贊同這觀點,談到聲音品質,多數人該會有某種程度的共識,
當然,還是會有些很走偏鋒的人...譬如說,老頭...
台灣的音響迷或許還有搞第一項,多半都沒搞第二項,更不用說第三項囉...至於第四項嘛,先拿出音壓計好嗎?沒有?我就知道...
前二項的目的在排除主觀偏見,第三項在盡量減少空間效應,哈,當然很有限...第四項非常基本,但很少會認真做。
Harmon Kardon有錢,就能認真搞這種聆聽室,排除主觀偏見。
這頁提到mono比stereo較容易分辨聲音差異。
這個很有趣...啥讓人覺得音響再生出來的聲音很自然呢?
50%是來自於空間感,30%來自於音質(沒染色),20%來自於"亮度",
這亮度70%來自於高音過多,30%來自於缺低音...哈...這項真的是音響迷最常搞的事,所以絕大多數音響迷搞出來的聲音都偏高音,尤其是專聽西洋古典樂的~
妙的是,外人一聽這些人搞出來的音響,就會覺得違背第二項”沒染色“,因而覺得很詭異...一點也不自然...
再回來談最重要的空間感這點,為何這點讓人覺得”自然“呢?我想是因為發生的歌者/樂器的音色到底如何才完全無誤我們並不知道(那歌者/樂器我們也沒聽過),但聲音在空間中自然消散會是怎樣人人都很清楚。
這有點類似我之前提的,音場就音樂這件事而言並沒啥重要,但音響若能再現音場,那麼這音響已然能再現相當高程度的錄音內容。
讓人感覺愉悅享受這點也是70%來自空間感,30%來自音質無染。
這實驗對象一定不是台灣的音響迷,更不會是老頭音響迷,老頭要的是又肥又厚又濁的人聲與轟的要死的低頻...
取錄的很"乾"(沒空間音)的錄音,用顯然有毛病的喇叭,在音樂廳播放,
聽眾是群有音樂素養的人,他們說,與live分不出差異勒...哈~
這些人聽的到底是音調/色還是空間呢?
多聲道音樂不普及的原因很簡單,貴,請問,台灣有多少人家中搞了多聲道劇院音響?有沒有10%?顯然不及;
耳機嘛,確實主要問題就在於只能獨享,二人同聆也不能交談,沒屁用...
這圖看不懂...
這頁說人人都能辨認好喇叭,但只有聽力正常者能分辨瑕疵喇叭。
台灣的老頭倒是反過來,好喇叭他們都說太吵,沒高音又肥又濁的喇叭他們都說是好喇叭;他們的聽力一定是好到暴表。
這頁談聽力衰退對專業人士是個大麻煩!
不過這又讓我想到,老人家高音聽不到,照說會偏好高音多的音響系統,怎麼台灣的老頭音響迷都反過來勒?怪哉..
這頁談喇叭振膜共振,共振就是失真,聽來就是染色,
麻煩的是,物理運動的振膜不可能沒有共振,那,到底共振多嚴重可被聽聞?這決定單體設計是否可被接受。
再來這幾頁內行人才會在意囉...以pop/jazz、交響樂團、pink noise三種訊號測試人耳可聽聞的程度,Q值越高,也就是共振頻段越窄,得要越大的音量才能聽聞,因為音樂訊號正好落在那個頻段的部份不多,而且pink noise這種規律訊號最明顯可聞,pop/jazz變化最大最不明顯。
這頁是三種Q值造成的訊號變化,很有意思哪...
空間會讓低Q值的共振更明顯, 這有意思...
很多人搞音響會刻意讓聲音糊掉,那麼有啥共振也會變成低Q值,這反倒容易讓人聽出來啊...反正,把聲音搞糊的人本就不是要傳真,只是要搞他們自己喜歡的怪聲音而已...
這頁談到PEQ能有效應付喇叭單體的共振,因此DSP喇叭該能比被動式好。
該用啥音樂來聽出喇叭的共振與瑕疵呢?
簡單獨奏、清唱不如涵蓋寬廣頻段與回音的音樂;
西洋古典樂也不如錄的好的流行樂;
雙聲道不如單聲道。
這有趣啦...正好都與音響迷常搞的招數相反...
p.55談怎麼比較喇叭,最好是3~4款喇叭一起比較,別搞兩兩比較這招;
又,第一句說喇叭不會break in,但人會;贊同。
p.56,使用多段音樂多對喇叭能讓聆聽者分辨出喇叭與空間影響聲音的部份。
p.57,聆聽者較能夠聽出喇叭的缺陷而不是好,結果也是缺陷較少的喇叭被評價最高。
p.59,這實在看不太懂...
p.60開始進入重點,人們能在空間中分辨喇叭好壞,那,測量如何能做到?該測量啥?
p.73提出直接音、聆聽窗口、早期反射、能量。
p.74~76討論直接音vs間接音
p.77~79空間越大,喇叭佔整體聲音成果的比重就越大,一般居家受空間影響比重相當高。
p.80~82看不懂...
p.83~86也是在談小空間裡直接音vs間接音
p.87劇院喇叭指向性理想曲線,500Hz以上指向性平直,反過來想(見p.86)就是500Hz以上能量平均,不會上下亂跑;以下因為空間效應之必然,低頻一定會累積能量,指向性就不明顯;
p.88~91各種喇叭應用在劇院的指向性比較,最後用半球高音分頻點高,因此最差。
p.92~93 結論:sound power可用來預估喇叭在空間中的表現
p.94~98在個800人的大電影院測量五個位置,1KHz以上全都是主要由直接音決定,100Hz~1KHz則是由直接音+早期反射決定,既然如此,為何測量空間還用無指向喇叭?這顯然不合理,與實際應用對不上。
p99~101這三張圖很有意思, 由中央聲道喇叭看過去房間長這樣,
但,對中央聲道喇叭而言,看見的500Hz以上長這樣,
地毯、厚重的窗簾、牆上的吸音布料吃掉了音波,音波傳過去就不見了;如果沙發面換成布料,
那就只剩下書架與天坪會反射500Hz以上的聲音,喇叭看見的空間就變成這樣,只有一點點牆面,其他都如同沒牆面、地板、物體,類似半開放空間。
當然,這與頻率有關,越是高頻越容易被吸收,該頻段"看到"的牆面就越少;越是低頻,越難吸收,幾乎全都反射來反射去;當然,也會有不少穿透出去。
你的房間長怎樣?
p.102~103談到目前建築聲學測量以無指向喇叭為音源,這與實際的發聲源並不一致。
p.104~107討論在小空間測量看不出來毛病的喇叭,在大空間卻有明顯毛病;有啥測量能解決這種漏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