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8日 星期三

那個台灣流行樂黃金年代的後遺症 -- 武雄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1311484439045046&id=100005505068247
投入流行音樂的業者越來越多,唱片公司除了國際大品牌進來,本地中小型公司也紛紛崛起,公司多了,首先面臨的問題,就是人才不足,現在去找個當時幹過主管的人來聊往事,每一個都能拿出一疊他在各大公司擔任不同職位的名片。
 
有經驗的主管級從業人員被挖來挖去之外,人才需求的擠壓,就出現了一個被迫長大的現象,許多已入行但資歷尚淺的工作人員,便順勢站上更高的職缺,甚至被挖角到另一個公司當起主管,挑起大樑。
 
有沒有成功的例子?有,總有天賦異稟,具鴻鵠之志者,踩到浪頭,從此高飛,但大多數,面臨虛胖的頭銜與工作,面對東拼西湊組成的雜牌軍,就是無所不用其極的,使用偏門花俏狗血重鹹的招式,以掩飾他們來不及打好的功夫底子。
 
然後就開始出現一些無以名狀的專輯,莫名奇妙的企宣,荒腔走板的促銷,所謂企宣不只不能引領歌手,甚至變成只能仰仗歌手的名氣,成為替歌手搽脂抹粉的撰稿者發言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