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把琴喔,如果算時間的話大概五百個小時(約21天)吧。
2019年11月14日 星期四
提琴製琴師邱崇瑋
https://castnet.nctu.edu.tw/castnet/article/13668?issueID=725&fbclid=IwAR3Iel3nFIG9CgQkiMbxT4HbkqG2nes5DaGrcH4SEVO5AMJhGr8pnMCJ6WM
2019年7月6日 星期六
2019年4月21日 星期日
2018年2月15日 星期四
為何提琴身的開口是個f形呢?
http://www.openculture.com/2016/01/why-violins-have-f-holes-the-science-history-of-a-remarkable-renaissance-design.html
the more elongated the sound hole, the more sound can escape from the violin. "What's more," Chu adds, "an elongated sound hole takes up little space on the violin, while still producing a full sound—a design that the researchers found to be more power-efficient" than previous sound holes.
論文在此 http://rspa.royalsocietypublishing.org/content/471/2175/20140905
反之,隔音呢?喇叭的低音反射孔呢?
2016年10月11日 星期二
安默麗提琴Anmorlly
http://www.anmorlly.com/
在台南四鯤鯓(沒錯,就是那個台江內海西側那一鯤鯓、二鯤鯓、三鯤鯓...)亂逛,竟然看到這麼一家提琴廠!
又,四鯤鯓這個小村子裡面都是紅磚屋,繞來繞去的小巷非常古樸可愛,值得騎腳踏車去走走。
在台南四鯤鯓(沒錯,就是那個台江內海西側那一鯤鯓、二鯤鯓、三鯤鯓...)亂逛,竟然看到這麼一家提琴廠!
又,四鯤鯓這個小村子裡面都是紅磚屋,繞來繞去的小巷非常古樸可愛,值得騎腳踏車去走走。
2015年10月14日 星期三
提琴贊助習樂者! -- 郭虔哲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10153349696755547&id=271901345546
今天在整理倉庫的時候才知道我竟然有幾千隻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請洽低音大提琴加上琴盒,松香配件等。 如果要等賣或者是出租這些樂器可能一輩子都用不完所以如果你知道有學生想學琴可是家境沒辦法讓他購買,請他跟我聯絡我應該會把一些捐出去讓需要的人用。堆在倉庫裡面真的是太浪費了
2015年7月23日 星期四
稻田裡的音符
http://www.pts.org.tw/Program/Template1B_About.aspx?PNum=351
從奇美的提琴蒐藏切入,呈現一個世紀以來西方古典音樂在臺灣社會獨特的風貌。
2015年7月15日 星期三
名琴的迷思 by 吳昭良
https://www.facebook.com/video.php?v=380849842077221
音響迷總是不停的換音響各部分組件,卻從沒搞定空間、電源,甚至聽來聽去都是那幾張發燒片...
越是好的琴,越需要長時間與演奏者磨合,不只演奏者需要去學習、發掘一把琴的潛能與本質,樂器本身也可能需要做適當微調以適應不同的演奏風格與習慣,這些都是需要長時間、透過練習、演奏等累積彼此的"依存關係"後,才可能逐漸達成。一個演奏者找到適合的樂器、不只是適應而已,甚至會逐漸形成它的特殊音色。當這把琴換由他人演奏,這種聲音當然會消失。縱使給你海飛茲的寡奈里,你也演奏不出那樣的音色!! 反之亦然。總覺得音響也很類似...
...
...
借來的琴,卻是不應該、不能去調整、更動的。在此情形下,借用者經常處於一種矛盾的心情 "這是一把很貴的好琴,一定是我的問題",借了琴反而成了緊箍咒,用也不是、不用也不是。
...
...
一把琴的壽命可達400年以上,一個人跟一把樂器最長久的關係用50年來計算 (從20歲擁有到70歲),一把琴至少會經歷8個以上的使用者。我常常跟學生說,你買的是保管權、不是擁有權,每個人都有責任將手上的樂器健康的傳遞給下一代,正如上一代傳下一般。同樣的,上一代開發在他們時代的新琴讓我們有已開發的老琴可用,我們是否也有責任開發一些給下一代、源源不絕的老琴來使用? 三十多年前許多專業的人士就已經提出警訊,老Strad、Guarneri 年歲既高且過度使用,早已不適合如此頻繁的在音樂會場合操勞。只是這幾年這種聲音反而消失,年輕音樂家每個都要名琴,這些樂器將會加速、真正步入"博物館",只能展示!!
音響迷總是不停的換音響各部分組件,卻從沒搞定空間、電源,甚至聽來聽去都是那幾張發燒片...
2015年6月13日 星期六
奇美博物館提琴收藏數位典藏計畫
http://db.dacm.ntnu.edu.tw/Chimei/tw/index.html
http://youtu.be/Bo-nJACVqos
microphone架在那個位置啊...
http://youtu.be/Bo-nJACVqos
microphone架在那個位置啊...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