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李宗盛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李宗盛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2年9月12日 星期一

小雨來的正是時候的故事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1813685385491613&id=100005505068247

楊嘉說, 再給我最後一次機會, 於是全新的新人 李宗盛 出線了!

楊嘉大膽找了新人當我的製作人, 她必須要全力投入, 要更多的監督和指導。她要我們海選一百首歌, 全部進錄音室讓李宗盛彈吉他我唱, 最後再決定專輯的十首歌。這個工程浩大的任務很不容易, 需要大量歌曲來源, 於是 李建復Chienfu-Li 粉絲團 推薦他在陸光藝工隊的同袍陳煥昌, 說他有大量作品可以參考, 於是菜鳥製作人和歌壇新人出發前往陸光藝工隊。

那天, 遠遠看到一個瘦高男孩, 抱著一疊很厚的譜, 非常靦腆地在鋼琴前一首一首地唱給我們聽, 我現在仍然記得, 他寫的歌好有魔幻力量, 每首都好聽, 我好想全部帶走每首都唱, 最後, 我們選了小雨來得正是時候和憶吾愛, 沒錯, 這個害羞男孩就是 #小蟲。

小雨來的正是時候,當年到底流行多久呢⋯

至少數月吧⋯

現在沒那種歌囉⋯

2018年10月23日 星期二

李宗盛談他的音樂

http://zjnews.zjol.com.cn/zjnews/hznews/201804/t20180420_7074194.shtml
我一直認為,華語流行歌曲的第一要義,是歌詞。
歌詞的文字,有幾個階段。第一階段,黑紙白字,不出聲你去讀它,會有一種力量;第二階段,當你讀出聲音來,又不一樣;第三階段,就是放在旋律裡。
我經常勸我(合作)的歌手,如果你光看詞,就感動到不行,這才是好詞。
我也老跟他們講,不要急著唱,唱歌是講話的延伸,如果找不到語氣,你不會唱得好聽,因為歌詞就是一場對白呀。
歌,人唱的,就是要有詞,沒話要說,幹嘛唱?
只是,另一方面,只有詞,音樂不行,那,幹嘛唱?說不就好?
我還是要說,這個行業真的需要天分。你得看看有多少人在這個行業裡死磕,成功哪有這麼容易啊?
這個行業裡,經常有人向我抱怨,說歌寫出來沒有人慧眼識珠。我告訴你們,所有的唱片公司每一天都在苦等好的作品! 

2018年2月7日 星期三

李宗盛談李劍青的新作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MzEyNjQzNg%3D%3D&mid=2649736070&idx=1&sn=4081dbb6911612392bc81b08c7030f03&chksm=be80a2cd89f72bdba4e092a10cb7690909902b2ea43bdb70a61a625504a9d0a0a1e548bc6690&mpshare=1&scene=43&srcid=08058e7lml98nNeX1Tf6eam6#rd

很多創作人陷入巨大的瓶頸,現在其實大量歌,也就是一個字“裝”。年輕人有才不顯,太難為他了,所以每個人都在使勁地裝,他們可以不必這樣描述一件事,但覺得非得這樣說才讓自己覺得特別是個事兒。沒有真正用心了解身邊的人,你只Care 自己,然後你自己又是那麼蒼白,所以寫不出東西。不要所有事情都從自己出發,換一個位置,“如果是他,我會怎麼樣”,這也許更好。

2017年1月1日 星期日

李宗盛 2016/6/22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7061

當你做一個音樂人的審美跟你做一個生意人的審美,這兩個之間要怎麼去平衡?這是我們熱愛的行業,我們成就他的樣子。
...
...
今天這題目叫「藝人的自我經營之道」,但你要先把一個人弄成藝人,才有經營之道,因為你可能沒有什麼價值可以被經營。
在座的都是同業,我自己的直覺是,在每一個行業中,金字塔最頂端的都是天生幹這個的,你不用去找他但你一定會看到他,他的歌一定跟人家不一樣、一定夠亮。
...
...

2016年11月27日 星期日

2016年5月30日 星期一

希望 -- 李宗盛


http://youtu.be/UWP0rgs-P3I

這種題材不多哪...
竊以為,李宗盛的歌總是帶著些刻意哪...

2015年7月31日 星期五

馬世芳 vs 李宗盛

http://blog.roodo.com/honeypie/archives/29447938.html

「你媽是陶曉清,她是民歌之母,那你就是民歌他本人囉?」

那時候,每張唱片都賣,每個人都求我,小李唉呀大哥,你hito、你如何如何。我一直很需要找我自己是誰,所以它是我的anchor,它把我牢牢的、很穩定的拴住──小李,你別想的有的沒有的一堆,你就是那個送瓦斯的,你就是那個北投國中,數學很爛被老師打十幾個耳光回來的小孩子。所以你得準備好回去

台灣的整個華語歌曲、流行歌曲,從早期民歌一路發展,最偉大的一件事情,就是有大量的知識份子進入這個行業。使這個行業、這個領域,從本質上得到提昇及改變。

2015年7月13日 星期一

李宗盛@天下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54456&page=1
創作人最要緊的是敏銳。要經常保持敏銳,你的雷達得一直開著。

有些人的雷達只對著自己...

第二是風格,歌曲寫來寫去就是這些,人的喜怒哀樂也就那麼點事兒。風格比什麼都重要,人家能不能辨識你是誰,就看風格。
難與可怕就在此...

2014年9月23日 星期二

越過山丘,才發現無人等候

青春不再,琴音猶存 by 馬世芳
http://blog.roodo.com/honeypie/archives/25771754.html


http://youtu.be/_qNpR1Ew5jA


那時他已經決心投身手工製琴事業,「李吉他」的作坊剛在北京設廠,工作室桌上正攤著好幾本國外名廠的吉他維修手冊。李宗盛縱論歌壇大勢,說起他對台灣大環境的失望、對中國音樂市場未來的想像,眉飛色舞、手舞足蹈。我記得他斬釘截鐵預言:接下來中文樂壇重心必然轉向大陸,他雙眼發亮地說:「未來的女神從北方來」。 
2010年底,我在廣播邀訪李宗盛,忍不住重提舊事:七八年過去了,女神果真來了麼?他沉吟再三,承認當時是過度樂觀了。他體會到流行音樂蓬勃發展的土壤,首先還是得有自由的環境。兩岸文化差異的巨大鴻溝,遠比當初想像的更難跨越。他甚至說:現在他認為台灣獨立音樂呈現的風貌,纔是整個華語流行音樂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