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6日 星期三

喇叭擺位是怎麼回事?

喇叭擺位很重要嗎?
為何?
目標?
單靠擺位就能搞定嗎?
能達到的最好的成果是?

這得先搞懂擺位這件事,
喇叭擺位,當然是指移動喇叭在空間中的位置,前後左右;
為何喇叭擺在不同位置會有不同的聲音?

因為擺在不同位置,離周遭界限面(四面牆、天花板、地板)的距離不同,界限面造成的間接音振幅不同,相對時間(相位)也不同,
這些間接音加上直接音的總和,成了我們聽見的再生的音樂。

這麼說不容易理解,看看圖就知道,
這張是模擬一個7.8m x 4.35m x 2.6m空間的振幅頻率響應,喇叭擺在離背牆2.9m,離側牆0.7m,聆聽位置離背牆1.5m。
綠色是界限面全吸音,也就是無響室,是一條直線,音量81dB。

紅色則是界限面的吸收率全都是0.2(大約木板的吸收率),結果夠慘吧?
音量最高可衝到98dB,最低則低於60dB,上下震盪達38dB!
而且幾乎全都比無響室的81dB高,
這是怎麼回事?

簡單的解說是,
不同頻率的音波被界限面反射/折射後與另一個音重疊,
可能會同相,這就會讓音量增加,
可能會反相,這就會讓音量減低。




這同相/反相,由波長決定,而波長與頻率成反比,因此頻率也決定相位。
六個面造成的交互作用非常複雜,就成了那個慘樣...

再來慢慢分析看看上面那紅色的曲線是怎麼回事,
先單純化,設定只有喇叭背牆會反射,其他五個面都全吸收,

看起來很規律,為何如此?
音波傳到喇叭背牆後,再傳到聆聽位置,與直接音有時間差,這時間差就成了相位差,
相位差0度,就完全加成,相位差180度,就完全抵消,
於是就成了這樣很規律的,隨著頻率倍數變化的圖型。

看看58Hz處,58Hz的波長5.8m,正是喇叭與背牆距離2.9m的二倍,
音波傳到喇叭背牆又回到聆聽位置,需要比直接音多走5.8m,正好多了一個波長360度,
但反射音會反相,結果成了差180度,與直接音重疊的結果就是直接音被抵消一部分(間接音的振幅)。

再來,加上喇叭退後一半距離(145cm)的對比

同樣很規律,而且呈現與290cm的曲線倍數關係,
這又是怎麼回事?
擺在145cm處,間接音比直接音行程多了290cm,對59Hz而言,等於半波長,180度,
再加上反射的反相,就成了360度,等於0度,同相,振幅完全疊加。

擺位造成的效應便是這般波長與距離的魔術,
稱之為魔術,是因為六個面的間接音加上直接音共七個的交互作用實在太複雜...

再來看看移動多少才能產生足夠的效應,
紅:原先位置,藍:退後25cm,綠:退後50cm

注意看最左邊(低頻),變化不大,越是右邊(高頻),變化越大。
前面解釋過,這高低變化都是因為相位差,
而同樣的移動量對不同頻率而言,相位差不同,
波長小的高頻,只要移動一點,相位差就很大,
波長大的低頻,得要移動很多,才能產生足夠的相位差,造成夠大的變化。

以此例而言,退後50cm,等於改變100cm行程差,
對59Hz而言,只有16%,約60度而已;
但對177Hz而言,則有50%,180度了~

反過來想,如果177Hz太高或太低,只要移動50cm,效果就很顯著;
但對59Hz而言,得要移動150cm才能有同樣的效應!這幾乎不可能做到...
退而求其次,別要求到反相,只要差90度就好,不無小補嘛...那也得要75cm,實在也不算是個小距離...
若是31Hz呢?那就得要137cm囉!

然而真正的問題不在此,而在於一移動,並不是只對一個牆面有相對位置改變,而是對四個牆面的相對位置都改變!
別忘了,前面這幾個推論都是為了容易了解假設只有喇叭背牆會反射,其他全都是完全吸音,等同於無響室,實際空間當然不是如此。
來看看上面那喇叭退後50cm的比較,如果所有界限面的吸收率都是0.2時,會是這樣

一團亂吧?
177Hz雖然補起來了,但155Hz反倒凹了,70Hz也凸出...
真是挖東牆補西牆啊...

一般解決問題的方式是控制變因,偏偏四個牆面變因都連動,無法固定,難...
而另一方面,另二個因素,天花板與地板反倒不能動!
擺位只能在平面上移動,幾乎無法拉高或降低,
若是問題是出在天花板與地板的間接音呢?那真是一翻兩瞪眼,沒輒!
其實還是有點招數,藉由改變喇叭與耳朵的距離,便能改變天花板與地板間接音的相位(三角函數拿出來算吧...),
只是這樣又變成六個變因連動了...

還有一點要注意,擺位不只擺喇叭,也擺耳朵,別忘了還有聆聽位置背牆啊~
嘿嘿...這下變數乘二倍,有趣吧?
多運動有益身心,不過小心別閃到腰啊~哈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