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想的另一個問題是,聆聽空間的頻率響應...
這是個難搞的問題,勢必要用上equalizer,
但EQ很明顯的會有負面影響,空間感、樂器形體都會變差,更不用說透明度囉...
analog EQ要做的好,那可不便宜啊~電路複雜難免又引進雜訊與失真...
在digital做EQ應該比較理想,
但,用DSP IC做實在很麻煩,價格也太高了~
若是,照上回提到的,用computer做digital EQ,數位輸出給DAC,
不就又便宜,又很強,又能做到很好嗎?
嘿,很幸運的,iTune就有這東西由32Hz開始,每8度一段,夠細夠多吧?
效果呢?真不錯~
家裡這環境高音過多,拍掌會聽到ringing,延續約0.7秒,
因此衰減4K,8K這二段,
16K衰減少一些,因為ATC SCM7頻率響應到16KHz已掉了3dB,
試過再多衰減一些,嗩吶的聲音聽起來就完全不對了~
調動這三者之後,原本不耐聽這毛病就解決了!這個好哪~
另外調的是低音,同樣的因為喇叭的低音只到60Hz就掉了3dB,
因此稍微拉高點,再高就會出現駐波效應了,
這樣調,低音顯得比較厚實,聽起來自然也更耐聽。
至於32Hz,試著調過,沒半點好處,
聽不出低音加強,反而變差...
相位的關係嗎?
還是另一個我一直在想的問題...
對某個單體,餵進去這單體能工作範圍之外的訊號,會造成何種影響?
想必會是無意義的虛耗,徒然讓單體發熱與失真而已。
應該要避免這狀況才對...
喇叭裡的filter會做到這點嗎?似乎不太可能...
最高與最低二個單體前的filter應該只有high pass與low pass而已...
SCM7容積只有7升,這麼小的體型,根本不可能發出32Hz這級的低音,
餵進去只是讓它亂跑而已..,
回正題,
這樣調整後,整體達到我相當滿意的程度,
完全解決不耐聽這點,也輕鬆多了~
副作用,當然會有,
樂器形體會變鬆散些,
空間感、細節都會損失,
也會損失些活生感,
但不認真坐在皇帝位聽,不容易注意到。
整體而言,這樣調整,值得。
顯然iTune這digital EQ做得還不錯~
若是這樣的系統組合能成為常見的形式,
那麼該可以相當程度的解決音響賣家常碰到的問題--顧客買回後,聲音實在差太多...只因為空間的頻率響應...
而且沒啥成本,只要抓張測試片,帶隻音壓計去測,再調一調,就搞定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