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5日 星期一

再探noise shaping

上回提過noise shaping的差異(http://records2ear.blogspot.com/2009/09/noise-shaping.html),
今天再度挑了幾種仔細測試,
選擇調整最少的modified-e-weighted,
調整最多的shibata, low-shibata, high-shibata, improved-e-weighted

仍舊以月光小夜曲與拉斯卡尼小夜曲為試聽音樂,
DRC輸出轉成24bits,以Audacity播放,
Audacity負責轉換為88.2KHz,經由MacBookPro內建的光纖輸出。
Audacity的oversampling當然是設定為較佳的algorithm。

很明顯的high-shibata與improved-e-weighted遠比其他的來的好,
音像更清晰立體,聲音也較乾淨。
又花了相當時間比較high-shibata與improved-e-weighted,
差異並不大,最後確定improved-e-weighted確實較好,
好在微弱的空間殘響,且音像更浮凸。

仔細比較頻率響應圖,
在5KHz以下,improved-e-weighted最低,
再加上人耳對5KHz以下遠比高頻敏感太多的效應,
理論與實證相符。

聽月光小夜曲最後那段清唱與背景的蟲鳴聲,
那透明清澈自然,已幾乎與未經過DRC處理相當接近了...

又稍微試了Audacity的oversampling algorithm,
換成較快速但較差的algorithm,立刻音像就糊了...
再換成以iTune播放,也就是由OS負責oversampling,又更差...

可見得數位音樂理論並沒錯,確實可以達到相當傳真的程度,
真正的問題在於實作,
大多數/主流的產品考量的傳真程度,只是為了一般人的要求,
不符HiFi界的期望,可以想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