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9日 星期三

到底唱片加了啥味精?

台灣的音響迷很喜歡講當前的唱片都加味精...
請問,到底加了啥味精?你說的出來嗎?
就說音響迷很喜歡的那張"機遇",眾人還在數青蛙...
請問,那青蛙真的是在野外錄的嗎?
這整張從頭到尾滿滿的回音、殘響,這真的是在某個回音很悠長的空間錄的嗎?
這張有沒有加味精?
你們不是很喜歡這張?
加味精不好?
唱片是音樂人的創作,要搞成滿滿殘響隨音樂人高興,要搞成超級乾澀甚至粗啞也隨音樂人高興,外人無可置喙;
身為樂迷,該做的不就只是欣賞音樂人的創作嗎?

有人說:聽說這張的軌數很少...
軌數越少越好是嗎?有幾樣樂器就至少有幾軌,試問,回音有幾軌?一軌夠嗎?顯然不夠,雙聲道勒,至少要二軌,如果真的是在真實的空間錄的...
倘若,根本就沒有回音軌呢?軌數不是更少?不是更好?完全用reverb DSP做出來,超級之漂亮、精準、乾淨哪...請問,現實有啥空間可能呈現這張那麼漂亮的回音、殘響?

多隻麥克風錄音,就一定要混音,就一定有一堆事要做,無所謂調味料這件事。
真要啥都沒動的,就只能二隻麥克風搞定,古代錄留聲機唱片就那樣搞,看當年有多辛苦 https://www.facebook.com/anatoly.veitsenfeld/posts/10211872802391804

我曾充當過PA,歌手在台上試音時,往往會要求加上reverb,也就是回音,說穿了就等於卡拉OK的echo,只是時間很短,音量很小,目的不是像回音,而是讓聲音豐厚些,"濕潤"些,不致於聽來乾澀;這乾澀可能是麥克風、線、擴大機、喇叭任何一個環節導致的,PA設備變因太多...試問,這算加了味精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