錄製中的挑戰是,我們除了要感知樂器本身的音響效果外,更要考慮它們在教堂中所散發出的特殊音色。比如,Waltershausen的教堂的音響效果就非常單薄,那作為一個管風琴演奏家,要讓樂器歌唱起來,你就必須增加圓滑奏的程度。一方面,這讓我們能夠容易聽到和理解巴赫使用複雜的作曲技巧的原因。但另一方面,在Waltershausen的Trost管風琴非常巨大,機械連動系統非常重,因此如果要使用連軸演奏或是演奏快板樂章,會相當挑戰。如果你按照腦海中的固定思維來演奏,那你可能會失敗。樂器本身和它周圍的環境對我來說非常關鍵——這也是我試圖在這個計畫中,要給聽眾展示出來的一個很有挑戰的面向。我說各位,請搞清楚,演奏者本就會順應空間響應調整演奏方式,你,身為個聽唱片的人,就乖乖的,照樣的,讓唱片能完整原貌呈現,別自己當sound man亂調可以嗎? 調整?調啥啊...
https://www.facebook.com/OrgelkidsTaiwan/posts/2451149401875573?__tn__=C-R
大鍵琴是一種非常簡單的樂器。如果你想創造出所有早期文獻用來描述大鍵琴的那種,甜美、歌唱般、金光閃閃、迷人的音色,你必須下功夫好好思索和追尋。但事實上,把管風琴技術直接複製到大鍵琴上,並不能取得很好的音響效果,不甜美,也無法如吟唱般動人。在大鍵琴上,你可以很容易地發現許多秘密,因為它是一個簡單,誠實的樂器,你做了什麼就會直接反映在發出的聲音上。而在管風琴上則不然,你很容易就能聽到一個美妙的聲音,因為迴響,音栓配置等因素
https://youtu.be/0Fi2qonZ1W8
https://www.facebook.com/OrgelkidsTaiwan/posts/2456033074720539?__xts__[0]=68.ARCVP7IS7N9HeIpPw-V4JhTU8JUrWYSg7-UsDvfEz77PAGubhG7_WjUsGZJ_JLTF6PW-sXGKhZW4mz725dBKkPRtqjY6St9v9VE1yYR1UG_zT6sx1iL_CFPdw3YBNk_boMOPQrLECOILvgHdKg1bLnN7X5FN8ubw8vPJMGz-D9VxVVywzuL2eCUd-zNkxETtPrC03NRJmv3x8GFvcsaJy9mofnoxgmTkTYzBArpoFYgaN_sWvW1fnuYuKwSraMuycFvGLFgbTX3BKJjc9HiwKVovCxawRZajHFxF_w0kLGV2YSPvYAS0ObOhtlhjVAr8LnWW7Ynw-RnVQm51Pwe7ebZyAx4&__tn__=C-R
管風琴在基督教的語言裡是代表上帝的音樂,和玫瑰花窗上的彩繪一樣。如果你走進教堂,你會發現上帝離你更近,透過花窗,折射進室內的是另一種顏色的光,還有那來自穹蒼的聲音——你看不見它是怎麼形成的。但我認為,你應該看看它是怎麼來的。我覺得現今,演奏者手和腳的彈奏動作被攝像,如電影般的投射到觀眾面前,向觀眾展示演奏者的精湛技巧是錯誤的。你可以用看的來體會管風琴音樂如何運作,你也可以在聽的時候想像一下。我認為,
看得太多,反而會破壞對管風琴精緻藝術中最重要的豐富純淨音色部分的理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