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bi-amp,也就是二隻擴大機,一隻推中高音,另一隻推低音,可以用比較低功率的擴大機嗎?
例如ATC SCM40靈敏度不高,只有85dB/1W@1m,若坐在3m外,要聽到100dB SPL,算來需要285W;
那bi-amp,需要幾W的擴大機?如果需求是60~3KHz都達到100dB SPL,那麼答案是,仍舊是285W!為何?
喇叭內的分頻電路有EQ,拉平三個單體的靈敏度,通常低音單體振膜最重,靈敏度最低,85dB1W@1m這數字就是低音單體的靈敏度,中音與高音靈敏度較高,得加上衰減以便對齊低音,讓全頻段靈敏度都相同,輸出才會正確;
因此,沒動分頻電路,搞bi-amp,要測量得100dB SPL,並不會比較省擴大機功率。
不過實際聽來倒不是這麼回事,
例如某瞬間需要聽到100dB SPL,這其中可能有97dB是低音成分,中高音疊上去多出了3dB,因此bi-amp是可以用功率小一些的;若這差異是3dB,那就需要143W。
二隻都143W?實際上不需要,因為音樂中的中高音成分沒那麼多,因此功率數字可以更低。
不過,要注意,二隻不同的擴大機gain必須相同啊~否則就輸出就錯啦~
當然要搞啥bi-amp,最好還是拿掉分頻電路的EQ,還原中高音單體的靈敏度,才不會浪費功率,擴大機功率可以更低些。
看看主動版ATC SCM40A內建擴大機的規格 150W LF, 60W MF, 32W HF。
以這數字推算,中音靈敏度94dB/1W@1m正好能達到規格列出的最大音壓112dB SPL@1m,而低音看來不夠,不過規格是以以half space測法,也是正好。
最後該談,搞bi-amp幹嘛?就像加上TC2隔開DAC與擴大機之間會比較好,中音擴大機不受需求很大功率的低音影響,當然會比較純淨;
此外,擴大機工作範圍小,設計上也比較容易提高性能與價格比,成本低,效果又好。
前些年有顧客要Amp180,我組裝好後,DAC2.1雙輸出接雙Amp180推ATC SCM7,好一截!
蠻奇怪的,音響迷玩東玩西,卻少有人搞bi-amp,怪怪⋯反正看多了,音響迷多半在搞些見樹不見林的事⋯
或許因為bi-amp成本高,又有些技術難度吧⋯單是要用同樣gain的擴大機這點就沒幾人知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