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師:Torsten Dettlaff: https://www.pexels.com/zh-tw/photo/347700/
說到錄音啊⋯有人說16bits 96db動態足夠使用、有的人說要減去背景噪音45db 所以要24bits⋯
呃⋯這⋯亂七八糟亂套啊⋯首先要知道dB是個相對值是倍數的意思;
再來,背景噪音45dB這dB勒,後面該加註SPL=sound pressure level=音壓,則是相對於參考值1 Pa=94dBSPL;因此是個絕對值。
再回來說動態,我們說音樂的動態範圍,是指最小振幅 vs 最大振幅的倍數差,以dB表示,例如阿姐鼓中段突然的高潮陡然提升了30dB的振幅,這段的動態就是30dB。
那,顯然原句中的動態這個相對值,不能和背景噪音45dBSPL這絕對值拿來加減乘除啊⋯理解否?
再來,原句該是要主張,因為有背景噪音在,為求不損失音樂細節,CD等級的16bits不混入背景噪音,必須要用24bits才夠。
先問,最弱的音有比背景噪音高嗎?若否,這主張當然就很怪囉⋯反過來說,該演出的最大音壓有45dBSPL+90dB動態=135dBSPL那麼高嗎?這得要看麥克風擺在何處囉⋯所以說,要用一堆麥克風貼近樂器以求得最多細節啊⋯才不是音響迷天方夜譚的想說在音樂廳的第幾排錄音⋯你可以試試手機錄,聽來糊得很⋯
妙的是,你在現場卻不覺得糊勒⋯為何?人耳有"聚焦"能力啊~能由一堆樂器中特別聽出某樂器,當然也能由背景噪音中特別聽出音樂來。有論文說,小孩沒這能力,是後來腦漸漸發展方能做到。
另外,除了樂器的直接音外,我們還期盼錄音能記錄下那些裊裊消散的空間回音,這,解析度的追求就無止境了⋯不過呢,如果那些訊號比錄音設備本身的電路雜訊低勒?那也難免會被淹沒,人耳的聚焦能力總是有極限。以現在電路而言,電源雜訊差不多能壓到-120dB,因此,24bits的136dB動態很夠了,已經多出六倍振幅了~32bits無意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