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花了幾週時間在微調EMU-0404USB改的電路,
不時也拿出這張CD
中那首Sarasate編曲的卡門幻想曲第五段來聽,
除了聽快速運弓的小提琴聲外,也聽速度感,
主奏小提琴的速度,以及唱和的樂團絃樂組的速度。
那小提琴真是快啊!唱和的絃樂組速度也是一般的飛快!
音調本就高的小提琴快到那程度,本就不容易,
絃樂組一大群聽來音調偏低,卻也能那麼快,更是覺得不容易!
主奏者不簡單,樂團與指揮也不簡單...
這速度快,與音響的特性那點相關?
實際上調整的經驗是,
如果人聲與樂器的形體感不見了,或是歌聲中語氣部分不見了,或是空間感不見了,或是輕敲Jazz套鼓的鈸那細微的極高音不見了,
這首曲子的速度感就不見了...
那些形體感、語氣(也就是感情)、空間感、細微極高音,都代表著極高的解析度,
越是好的音響,越能聽出這些,所謂的如臨現場的部份,
速度感為何與解析度有關?
若是以jitter的觀點,應該就能理解,
jitter大,聲音就彷若抖動般出現,由波型來看,那高音豈不成了低音?
聲音也就糊了,糊了的稀微聲音,更是難聽得出來,解析度就沒了...
那,速度感呢?
聲音一糊,彷若進二步退一步,哪來的速度感可言?
或許,以音樂的速度感驗證DAC的jitter是個簡便的方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