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3日 星期日

吾等樂迷之十七 -- 台北Kyle鍾

這次的主人家Kyle可是個科班設計喇叭的專家耶~當年在學校時的研究題目是小尺寸平面振膜喇叭,

這當然不能算是HiFi等級,主攻的市場是電視附掛的喇叭。
無論如何,總是比我們內行太多了~看看他家的演進過程,有不少值得學習的喔~


Kyle家我去年就去過,當時的測量結果發表在這篇( http://records2ear.blogspot.com/2012/02/dynaxsf-vs.html )
(這照片中的喇叭已非我去時那對,不過仍舊是Dynaudio的小傢伙。)
喔,話先說在前頭,Kyle強調,他是為求聲音好,不計房間美觀啊~

這照片中的系統嘛,該算是踏入HiFi領域的第二套,
喇叭是第二對,擴大機之前是DA&T,接著就直接跳到Ayre!真是驚人的手筆...
那篇討論後,天花板便改成輕鋼架形式,以便多吃些高音,
Kyle說,原本在房間內往外喊人很輕鬆,加上之後就得要刻意大聲喊...實在夠誇張...
這輕鋼架上面擺的材料有三種:玻璃纖維棉板、礦纖板、保麗龍擴散板,刻意選不同材料組合,壓低殘響效果不錯。

器材也大搬風,全換了!
(這時正在試大隔離變壓器 http://records2ear.blogspot.com/2011/08/blog-post_27.html )
側牆原本是擴散板,改成一大片厚重的玻璃纖維棉外繃玻璃布以防止纖維外漏,
這目的是?
當然是查過吸音係數,這玻璃纖維綿能吸收夠低的頻段,而且面積夠大(對較低的頻率)。

效果如何?
來看看右聲道對比,這是初次去的樣子
這是我再次去的樣子
看看瀑布圖高頻段,上(舊),下(新)
喔哦...8KHz左右似乎吸收率不太好...
我猜問題出在那泡綿表面包的布,那也是玻璃纖維棉,指甲輕刮聽來相當響亮,我想這對高頻的吸收率不太好...
第三次去時,又小改成這樣
再看看差異,上(第二次),下(第三次)
你看,這不就消下去了?
鄉親啊,認真看圖的人有福啦~這都是Kyle自己讀我給的圖,自己推算搞定的,完全沒和我討論勒~

此外,背牆也變動,初次
變成這樣(再次)
聆聽位置往後退了些(喇叭大了好幾號...)
第三次
這該主要是材料調度,我倒是會建議背牆也擺上側牆那種泡綿,多吃點低頻。

回頭看器材,最大的變動當然是喇叭換成ProAc Response D38,
這喇叭不能算大,但在這小小的臥室裡,低頻已經足夠造成大問題囉~
Kyle實在被轟的受不了,只好拿泡綿塞住底部的開口2/3,來看看塞(藍)與不塞(紅)的比較
3~6dB的差異!還真不小啊...
來看看impulse response中低頻段
大約15ms以後差異比較明顯,這差異隱約可見其低頻成分。
改看能量圖
先看綠色圈,約25ms以後塞孔會好不少,25ms?怪怪,這等於8.5m的長距離耶...
喇叭單體的背波傳到箱底開孔後再傳到聆聽位置應該也不致於有8.5m那麼長啊...這不知是啥道理...
再看桃紅色圈,大約8ms起,塞孔反倒比不塞孔糟,
這或許是因為喇叭背波在箱內迴盪的量比較高造成的...
第二次去的目的是再度驗證DRC,原本Kyle希望一次搞定,直接裝機,為此還先賣了Yamaha CD player,暫時以Airport Express頂替,

遺憾的是,Audiolab M-DAC缺貨!
只好先去測,當做再度驗證,來看看DRC校正前後的差異
除了低頻駐波大幅壓低,讓聲音入耳以外,最大的改善在中頻段振幅,Kyle的說法是沒校正前薄的要命~

那天我在算DRC參數時,就讓Kyle玩隔離變壓器,聽聽效果如何,
當時聽陳昇的恨情歌時
一開始鼓皮那特別的喳聲出來時,覺得實在衝的要命啊...
我猜大概又是分頻電路造成的高頻提前效應,DRC算完上線後,果然就自然了,這是校正前後的相位圖
校正前高頻提前了360度以上,校正後就平了。
那天試的是大隔離變壓器,這隻內含三隻,分別給DAC、前級擴大機、後級擴大機,全插上,加上DRC,聽來真是美好;
全拿掉後,有DRC的加持聲音依舊平衡,但,就是覺得挺平淡的...
好,但是沒好到值得贊聲的程度;
接著,一隻一隻插回隔離變壓器,M-DAC先上,有些改善,比較穩定,
前級擴大機再上,喔,差真多,高頻終於復活了!整體已經相當不錯,
後級擴大機再上,嘿,動態與音場跳一級!

哎,我說,電源一定要處理啊!
(Audio Research LS16 Mk2)
(Audio Research VT100 Mk2)
上回臭酸石頭說,Audio Research原廠用的也是隔離變壓器。
這也驗證M-DAC電源確實夠扎實,有無隔離變壓器的差異最小。

第二次去的一週後,Audiolab M-DAC終於到貨,再去一次裝機啦~
 這次還是用Mac mini囉~大家都愛這小便當盒。
隔離變壓器藏在後面電視架下
那天六點出發,忙到十點半才收工,好累...

那天Kyle在我調DRC參數時玩了我建議的M-DAC直入後級,以M-DAC調整音量,比了幾回,便喊著說,"拋了拋了~",於是,市面上又多了一隻Audio Research前級擴大機嘉惠有緣人囉~
還不只如此,連那昂貴的喇叭線都出清了,改換便宜的Belden。
進Mac mini DRC + M-DAC,出Yamaha CD player + ARC LS16 Mk2 + MIT Shut gun,這一進一出,還有剩勒...
Well,一切美好,
過了幾天,一早收到Kyle的e-mail,半夜三點發的,說連後級也換了!哇勒...
還哭著說現在加上DRC會太厚了...
啊?有這回事嗎?
我手上可是有好幾個案子都換過擴大機或是跳過前級,都沒啥差別勒...
又跑了一趟,測量右聲道時,發現錄音檔看來非常髒!
真是不得了啊...
這張圖我一直在看二次諧波部分,卻沒想到整張看起來很多共振,那天並沒下雨,錄音時還算安靜,不該有那麼多寬頻帶的聲音。
結果還是Kyle自己發現喇叭腳錐會晃啊~鎖定後就大幅改善了。
這回擴大機換成Mark Levinson No.334,
聽來整體好上非常多,細節更清晰,更是開闊大氣。
不過,也挺熱的...那麼大的散熱片竟然溫度維持在50度左右...
最後定裝照
且慢...事情並不是這樣就解決了...
幾天後Kyle又call我,竟然塞在喇叭開口的泡綿沒拿掉!哇勒...
好吧,只好再來一次,
既然要再去,不如再花點功夫,再進一步壓低中高頻間接音,讓DRC處理中低頻就好。
這是第四次的樣子,
改貼上一整面波浪泡綿,其中偏左側二塊下面還是玻璃纖維,位置也往右移到比較靠近喇叭
Kyle再強調一次,他是為求聲音好,不計房間美觀啊~
效果呢?impulse response全頻段,第四次:紅,第五次:藍
第一圈該是左側牆反射,看來振幅差不多,但時間有點差,第五次稍微早一點(下面加了玻璃纖維的關係);
第二圈該是右側牆反射,這振幅就低不少。

來看看瀑布圖,上:第四次,下:第五次
第一圈時間有差別,振幅差異不大,不過極高頻略高了點;
第二圈就顯得比較窄頻,不過8~12KHz還是差不多,這種波浪泡綿的特性挺有趣...

 再看中低頻impulse response
這差異還不少,貼上後,單是在其中對話就覺得輕鬆自然很多。
瀑布圖也顯示中頻段殘響衰減快一些
約5ms處,1.6~2KHz那間接音也低一些。

此外,這次腳錐換成了Soundcare
最後的成果,測量所得impulse response全頻段與中低頻段,紅:左,藍:右

這麼小的空間有這樣的成就,不錯吧~

好啦,這是第五次的定裝照。
過了幾天,iPad加入
Kyle的感想


Hi, Ken~感謝 
裝機完到現在, 似乎聲音又有漸漸更進步(可能跟器材線材熟化有點相關), 人聲厚度恰當 
可能我別人的系統聽得不多, 目前我的系統很自以為的 可以算是我這輩子聽過的最好聽的XD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