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日 星期二

Project -- USB DAC

這東西嘛,去年八月開始弄,斷斷續續弄到一月就差不多了,只剩下一點驗證就能丟出去洗板子;
那時開始忙另一個project,刻意擺了二個月後,就越發不想繼續...
原本這東西就拖拖拉拉一直不想做,原因挺簡單,
何必我來做DAC勒?市面上不是有一大堆?根本就是多如牛毛啊~

DAC那麼多,其中的一個原因該是,不難,
二、三顆IC兜起來就搞定了,要讓它動,那還真是挺簡單,照本宣科一個月內板子就搞定啦~反倒是箱子是頭痛問題...
但市面上那麼多DAC,那隻我滿意?
我聽過的不多,聲音/價格組合堪稱滿意的,眼前就Audiolab M-DAC一隻,
其他一些單看電路就能推測出很難全面,也就是說很難全頻段都唱得好,實際聆聽往往也是如此;
我的要求是高頻得夠清脆,泛音與殘響豐富,低頻得夠沈、速度夠快、動態起伏大,音場夠深遠堂皇;
這要求不是挺合理嗎?這不就是傳真嗎?卻難得滿足...
總覺得,HiFi音響圈一直落在調音的迷思中,泡的越久的,往往越強調調音...
這實在很奇怪,就技術面而言,不是該先排除失真,盡可能做到可量測的傳真之後,
再來針對那些不易量測但人耳可聞的部份微調嗎?

M-DAC我非常滿意嗎?
就價格而言,沒話說,擊敗一大堆數倍級的;
就絕對聲音而言,還是差了一些,音像該能更凝聚,音場能更深遠,細節能夠多,泛音更豐富,
至少我那E-MU 0404 USB改機( http://records2ear.blogspot.tw/2011/08/0404.html )就勝M-DAC一截,
這是八月時開始動手做DAC的原因之一;
另一原因是E-MU 0404 USB已停產,driver只能在Mac OS 10.6.8上跑,新的就不行啦,這之後會有點麻煩...
還有個原因是,改機都能做到這程度了,認真洗一片板子出來豈不更好?
最重要的原因是,做給自己用,不致於要花NT$二十萬啦~比買現成的划算多囉~

但,若是要賣呢?做出來成本多少?
單看上面那片板子上的零件,粗估就破NT$二萬囉...(挑太好的零件...也用太多零件...才會搞了四個月..)
再加上箱子與其他雜七雜八的,該會破NT$三萬五,這還是手焊版;
要求品質的話,還是得跑SMD reflow process,一批可得花NT$好幾萬勒...攤下來每隻又增加不少成本...
嗯...這要賣多少啊...(Nelson Pass說擴大機的零售價該是零件成本的30倍...)
嗯...能賣幾套?

LALS小柯一直要我做,喔,這種東西與喇叭不同啊,喇叭幾乎不會壞,全都是被動零件,而且沒幾顆;
我這DAC零件破千顆,電路遠比喇叭複雜,東西賣出門,收了錢,可得保固與保證後續維護勒~這些成本也得算進去啊...
因此,擺了二個月,就更不想做了...有需求再說吧...

回頭談這隻DAC的設計概念,
首先是USB介面,就這個介面,其他都沒有,這當然是因為S/PDIF問題大,會引入一堆jitter;
1394已經要bye bye囉~沒必要用,async USB效果相同。
用USB就會碰到PC端的地線雜訊問題,這部份得特意濾除,這板子上針對的是differential mode雜訊,common mode雜訊我想還是另做一個外接盒,以免PC端電路、線、DAC、盒之間的組合出問題時沒得調整。
再來的就是如何壓低雜訊,主要是電源雜訊,
DAC就是幾顆現成的IC組合,IC供應商早設想好該怎麼兜才能達到該有的功能(因此DAC才會多如牛毛啊...),板子製造者能做的就是讓這些IC在最好的環境下工作,如此而已,用那一顆IC的差異,往往遠比板子做的好不好小很多。

這隻的電源仍舊是吃電池,這能避免交流電源那很難濾除的60、120、180Hz...雜訊,
最近益發覺得這人耳並不敏感的低頻雜訊其實是個嚴重問題,因此看到一些電源薄弱的機器就挺懷疑其音場表現...
板子上最左邊那些就是充電與電源管理電路,電池也是擺在板子左側,還有個充電用的switching power supply,100~240V通用的;
為了壓低雜訊,工作時switching power supply的電源切掉,standby時才充電,
這部份電路我的三隻改機用了二年都沒問題。
喔,電池能撐多久?八小時沒問題,夠了吧?

再來就是讓電路各個部分的電源都夠好,
這包含石英震盪子、DAC IC,還有發送I2S訊號給DAC的介面IC;
電源該做到多好?以過去三隻的經驗,不怕電容多,就怕少,越多越好,聲音越是穩定,音場越是深遠,算算板上有幾個大電容吧~
只是,零件多,就會排擠其他零件,偏偏數位電路部分該盡量近,訊號路徑短,波形才漂亮,jitter才低,二者互相矛盾...這就是為何layout要搞好幾個月啦...

再來,輸出有平衡與RCA二種,額外加上音量調整,以便直入後級擴大機,避開前級那無聊的20dB放大;
這音量調整不用VR,而是用多段開關切換繼電器,只能找到23段的開關,加上個額外的撥桿開關,弄出二倍44段,每段衰減1.5dB,最多可衰減66dB,應該夠用了,最後一檔當然是mute。
用繼電器,會有個問題是,接點會影響聲音,因此並不是用傳統的電磁繼電器,而是用SSR;
這東西遠比VR精準的多,Alps也只敢保證3dB誤差勒~( http://records2ear.blogspot.tw/2012/11/vr_22.html )
只是價格也非常高,算了算,一點也沒有比買那些昂貴的音響迷用VR便宜...也就是說近NT$一萬...要命...

其他部分,才是真正花功夫的部份,layout,改了又改,想過來想過去,至少改了五版吧...
這部份最重要,也最沒辦法拿來宣傳,沒搞好,扣分,搞好了,也沒加分。

好啦,這樣的DAC有吸引力嗎?願意花這錢嗎?
願意再談吧,否則就當做個參考文件造福後人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