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片的主題是演奏者Aimard打算錄巴哈的"賦格的藝術",鋼琴調音師這麼說
他想藉鋼琴不同的音色,來呈現不同樂器的風貌,追求的並非多變,而是想將巴哈的創作思維,完整的呈現給樂迷,也就是說,鋼琴可以調出許多種不同的音色。
他提到風琴、室內樂,這我辦得到,但翼琴和大鍵琴,對我而言就有難度,這方面我涉獵不足。
這,若是你對MIDI有點概念,就知道當初MIDI sample就是仿鋼琴的發聲形式,
調整sample各部分便能產生各式各樣的音色。
現代演奏會用琴都是了不起的樂器,要滿足四千人的演奏大廳,別無選擇,鋼琴家提爾費爾納這麼說
但音量一變大,音色相對變差
但有些鋼琴家就是不太在意樂器,我覺得很不可思議,30分那段在鋼琴上加上斜板,藉以控制聲音傳送角度,目的在讓鋼琴聲能傳到觀眾席,
對啊,這就好像歌喉之於歌手,樂器等於是我們的嗓子
影片中能很清楚聽出反射回來的殘響,
最後加上這片板是為了控制高音(畫面最前方這邊的弦),角度與其他中低音用的都不同,
就是讓往上傳的高音都被折射板轉到觀眾席上。
演奏者背對著觀眾,邊彈邊指揮。
我猜是利用距離不遠的舞台後反射板。
但這在演奏會時很好的設計,後來用在錄音時卻不行!
嘿嘿...這正是個好例子,現場體驗與microphone位置往往是二回事...
這是Aimard錄巴哈的"賦格的藝術"時的microphone配置,樂器只有一架鋼琴,
高音mic幾乎探入鋼琴中,
低音mic擺在離鋼琴後面有點距離處,
在鋼琴後一段距離處舞台上(舞台右側)又擺了一對,站立人耳高度,相距約一尺,
這張看來,低音mic稍微調高了些,
觀眾席又擺了二支,架的相當高,約2m。共計六支,混成二聲道CD,誰說音樂不是做出來的?
聽這錄音時,你,是坐在那隻mic處?
隔天mic似乎稍微移動了些,多了一隻(錄影用?)
這段錄音過程,可以看見演奏者對錄音成果之要求幾乎到吹毛求疵的地步,
這很合理,出版後若有啥不對勁處,可沒機會收回來重發行啊~
當他手指碰到琴鍵,馬上知道你動了什麼手腳,超神鋼琴調音師這麼說
當我在廣播裡鋼琴鋼琴演奏,我會關機,因為音質太爛,有人放CD時,我也會大叫受不了,這算是我的職業病吧嗯...我現在也有這種職業病...
我常在演奏會後發現,鋼琴的琴音竟比演奏會前還穩定,彷彿真有股力量灌入...在響板上留下了印記,肉眼看不到,但你可以感受到一種豎耳可聞的音樂印記,
琴好,就自然有人識貨,一聽便分曉,即使是透過電視。
接著這架琴透過視訊,被澳洲人買了!
鋼琴家心目中完美的音色,不管對於布藍德爾、艾馬爾都一樣,他們都要求同一曲目表現同樣的音色,
但外在條件變遷,場地、鋼琴換了,整體環境也不一樣了,濕度、氣溫都在變化,
我得不斷整合這些係數,好讓當下結果,也就是鋼琴的音色,符合這些藝術家所期待的夢想。
幹醮一下,台灣版封面上那二句廣告詞根本就是放屁!
與內容毫無關聯,會喜歡這片的人看了那二句大概就倒彈不想看了,
這些搞宣傳企劃的人到底知不知道潛在閱聽者會怎麼想?
封底的內容介紹也是廢話,就只是打算說"大卡司領銜主演,保證你會看到名家",
塞滿了人名(中英文並陳),文案這麼好寫啊?
再來,片子前面二段廣告完全無法跳掉,他媽的,打了廣告為何沒打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