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1日 星期二

馬世芳談唱片業

https://news.readmoo.com/2017/01/09/170109bluebook-interview-with-ma-01/

這個行業最早的時候,大家就是唱歌寫歌,也沒有太多企劃概念,專輯就是一堆歌放在一起,所謂作品導向。發展到校園民歌時代,製作人的角色愈來愈吃重,詞曲作者和編曲人也都開始展現更多野心,過渡到滾石、飛碟崛起的八零年代,正式進入製作導向的時代。90年代中期,唱片市場生意大好,唱片工業帶著全台灣的創意行業往前衝,變成一個跨界的平台。所有搞創作、搞文化的,都可以跟唱片圈的人勾串在一起,寫小說的、拍電影的、搞廣告的都來玩。於是企劃的角色愈來愈重要,慢慢變成企劃導向的時代。
後來這一行垮了,主事者變得退縮保守,迎接業務導向的時代,賣唱片像是賣肥皂。
業務部門的個性,往往是重複以前成功的配方,期待能養成消費者的依賴習慣。賣肥皂可以這樣,賣歌卻不行,跟風重複的東西要超越原創者是非常困難的。於是大家愈來愈慌,企劃沒有主見,製作人也慌了,唱片公司把一張專輯拆給七八個製作人亂槍打鳥,選歌會議的時候大家挑主打歌,照理說應該是「這個歌滿好聽的,有打到我」。但他們不是這樣,他們會說:「這首歌我覺得沒有很好聽,不過聽起來應該會中,就當主打歌吧。」你想想看:這不是瞧不起聽眾嗎?你不再想感動人心,只想怎麼討好想像中的市場。可是偏偏這個行業的核心特質,一定是感動人心的好歌,這樣亂整,當然只好繼續垮。

https://news.readmoo.com/2017/01/13/170113bluebook-interview-with-ma-02/
如果一個行業要靠政府補貼才能存活,那就絕對死定了。以前生意好的時候,你們做唱片的也沒有修橋鋪路,現在憑什麼要求政府特別要補貼扶植你呢?
我這幾年的感覺是公部門不用灑那麼多錢,更不用搞那麼多場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