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張鐵志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張鐵志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9年11月24日 星期日

伍佰與九零年代的時代精神 -- 張鐵志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497018683665589/
當Landy 準備成立台灣魔岩唱片公司,創業作就是伍佰,而且要做伍佰的現場演出,因為那是新的音樂文化。
他們在1995年5月19日的Live-A-Go-Go,伍佰 and China Blue錄下極為精采的現場演出,之後發行專輯「枉費青春」。
但魔岩只有極低的企宣預算,只能放棄傳統媒體宣傳,改舉辦全國十場巡迴演唱,剩下的錢就給地下電台,並且去論述live作為一種聆聽音樂的新方式,把伍佰形容為「King of Live」。結果是,伍佰演唱會場場爆滿,專輯雖然一開始沒有大賣,但每個月穩定賣出十幾萬張,到年底破八十萬,次年破百萬。
伍佰成為台灣第一個真正的搖滾明星,並且是從新音樂運動中一步步走出來的革命者。

胡又天: 獨立音樂其實也總須依託在體制以外的機制,如學生間的校園文化,方能興盛。為什麼「樂團時代」該從五月天而不是先行者伍佰算起,除了伍佰那時網路尚未發達、主流樂壇尚在高峰期等外因,我想還有一個內因,就是:伍佰出道時已在成人世界,他的作品是成年人的歌曲,儘管還年輕,但是已出社會,如此在台語歌的浪子傳統上添一新章,五月天則是青春期的。學生能喜愛伍佰的歌,但很難效仿他;對五月天則能輕易與之共鳴、共振,所以學生這一群體在五月天紅起來後發動了。 

2018年1月21日 星期日

2017年3月4日 星期六

時代的噪音 -- 張鐵志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483559

第一部:左翼民歌時期
Joe Hill——抗議歌手的永恆原型
Woody Guthrie——唱人民的歌、為人民而唱
Pete Seeger——穿越二十世紀的抗爭民謠

第二部:六○年代
Bob Dylan——像一顆石頭滾動
Joan Baez——永不妥協的民歌之后 
John Lennon——愛與和平的理想主義者
附一:藍儂、傑格與1968
附二:「改變正要來臨」:黑權與黑人歌曲

第三部:七○年代至今
Patti Smith——相信民眾力量的詩歌搖滾
Bruce Springsteen——歌唱許諾之地的幻滅
The Clash——掀起白色暴動的政治叛客
Billy Bragg——用愛與正義殺死資本主義
U2——當搖滾巨星成為時代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