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9日 星期二

2012/5/27台中樂特DRC發表會--曲目

這篇( http://records2ear.blogspot.com/2012/05/2012527drc.html )

上面是我準備的playlist,下面是順序,
記得,A-HA與王雁盟沒唱,最後幾曲也沒唱(Akira, TeXound...),就沒show在下面了。
前面五曲聽人聲,各種年紀,各種特質,最難的是合唱。
前三曲都有明顯的空間感(或者說殘響),前二曲該是人工製作,第三曲該是混音,該能聽到很自然的空間回音感,
若能聽到明確的空間尺寸,那全套系統就真的非常像話!
一:女中音,一般呈現的蔡琴往往都太低沈了,前面這段清唱非常考驗器材的電源純淨度與解析力,重點在是否能呈現那空間回音;接著鼓聲出現後,駐波問題就會凸顯。
二:男高音,蔡振南的聲音有個比較薄、乾的特質。
三:女高音,Joan Baez非常清亮的聲音,注意她的抖音,想來該是邊換氣邊拉長音,非常厲害。
四:男低音,該是森進一年紀非常大時唱的,顯然蒼老,但仍舊實力充足。
五:兒童合唱,是否能此起彼落各部應和,和諧且絲毫不亂。

第六至十三是各種樂器的不同音色特質,
六:小提琴,展示典型喇叭分頻造成的的高頻相位超前刺耳感;若極低頻佳,一開始就能呈現一寧靜深遠的舞台。
七:胡琴,展示那帶著嘶啞的特質。
八:鋼琴,泛音是否清晰,觸鍵輕重緩急感情是否明確,背景是否寧靜。
九:古琴,撥弦與殘響,背景的蟲鳴寧靜致遠。
十:吉他,另一種撥弦特質;後段男高音很明顯的呈現其共振特色。
十一:double bass彈與拉,這二種形式對低頻的考驗正好相反,彈必須快且沈,拉則容易轟。
十二:西洋長笛與豎琴,空間感很明顯。
十三:口琴,複音口琴的嘩嘩特質。

十四至十八是不同的鼓,
十四:大鼓沈,小鼓響。
十五:Sax既厚又亮的特質,後段tomtom鼓特殊的嘩嘩聲,重量感、衝擊力與空間感,
十六:鬼太鼓的極低頻,30~40Hz,鼓聲在演出空間中迴盪,呈現一方形深遠音場。

十七與十八是銅管,
十七:加上弱音器的小號,bass、鋼琴、鼓面沙沙聲。
十八:那天應該沒唱這曲,這要聽各種銅管的特質,與穿透力極強的高音能量。

十九至二一是Rock,
十九:閩南語,鼓、電吉他、bass、人聲,簡單、寧靜,卻充滿力道。
二十:北京語,混音非常漂亮,呈現一深邃彷若荒野的舞台,請用眼睛看混音成果。
二一:英語,那天應該沒唱,彷若現場演出的舞台感,能量節奏。

二二至二三是電子混其他,
二二:電子混Rock,非常難的曲子,一開始的鼓必須很強很快,動態極大,接著bass弄的像是電子低頻鋪底,又加上合成器高音響來響去,又有人聲。
二三:電子混Latin,手風琴音色,節奏。

二四至二六是大編制,
二四:小提琴協奏曲,一開始樂團齊奏的能量與速度,接著小提琴獨奏的各種運弓技法造成的聲音變化特色與琴身共振,樂團仍舊鋪底應和。
二五:交響曲:速度感。
二六:高雄中樂團的演出,這曲mastering時壓縮了不少動態,其實會偏吵很正常,但整體能量非常驚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