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12日 星期日

吸音物的效應

前兩天在台南家裡測試吸音物造成的差異,
空間尺寸約為4.5m x 3.3m x 3m,
長邊左側是玻璃面門書櫃;
右側1/3以上高度是整面玻璃窗,均勻的分成三段開與關,下半是長桌;
二短邊是矽酸鈣板牆面;地面是竹蓆;天花板是輕鋼架,但2/3掛著保麗龍RPG擴散板。
喇叭擺在短邊貼牆,聆聽位置在遠端另一頭也貼牆,
加上吸音物時,左側書櫃、地板、聆聽位置背牆、都擺上薄毯,右側玻璃窗未開的部份也掛上薄毯。只剩下喇叭背牆沒掛吸音物。
喇叭是ATC SCM-7,擴大機是DIY Zone版的New Citation 2,DAC是EMU-0404 USB改,測試訊號由MacBook Pro播放。


impulse response差異,紅色有吸音,綠色沒有,全頻段linear
差異看起來不小...

轉成energy vs time

差異約在3~5dB,


再看2KHz low pass filter之後,也就是中頻以下
差異小了些,大致上在2dB左右
再看低頻
又更小了...

果然薄毯這種東西對高頻吸收力較強,低頻差異小多了
看振幅頻率響應就很明顯
補一張5ms以內的(紅:無吸音物,藍:有)
1KHz以上幾乎全面性的吸收。
至於600Hz為何反倒比較差,別訝異,相位的關係,吸音可不見得都會讓振幅頻率響應壓低,有時吸收掉間接音,直接音就凸顯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