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廖老哥家( http://records2ear.blogspot.tw/2011/12/blog-post_29.html )天花板上加上反射板,在其中說話會轟,拿掉就好了。
我們可以想想這是怎麼回事...
當初這設計是仿Rives公司的案例,原始出發點想必是學自音樂廳,
那,音樂廳為何這麼做?
想想,在開闊的戶外演出,聲音聽來會是?
乾淨,但很乾,
若是在室內呢?就會加上空間殘響而顯得比較豐富,極端例子就是在浴室。
浴室太小了,影響的頻段很廣,連高頻都會太過多了,這就讓聲音很濁,無法演出快速的音符;
逐步放大空間,這影響量就會越來越小,漸漸只剩下較低的頻率;
變成戶外,那就又太乾了;
若是控制適當的反射量,例如教堂的高天花板,用來唱聖詩,就會有很豐富的殘響,聽來非常美好;
不過,這裡得注意,聖詩聽來是怎麼風格?很慢,很緩,拉很長;
如果唱的是中南美洲式的教會風格呢?哈哈,可以想見會亂七八糟。
也就是說,得注意,反射的距離會影響頻段與音量大小,這也與音樂的節拍有些關係;
因此,不同的空間有不同的聲音特質,適合不同類型的音樂,不同的樂器演出;
一般音樂廳為了能盡量適合多種音樂,那些反射板/吸音板都可調整位置、距離、角度、數量;
反過來想,居家環境呢?
若是用上了反射板,能調整以適合各種音樂嗎?
未免太累...
而且,這麼做豈不是在原錄音的空間感上再加上音樂再生空間的特質?
不是我們追求傳真,追求聆聽者如臨錄音現場的目標吧?
又,老哥這句話 http://www.miaofoundry.url.tw/phpbb/viewtopic.php?f=7&t=73&p=5859#p5849
正是這篇的好註腳啊~
適合音樂再生,反倒不適合演奏樂器,反之亦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