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想想人耳能聽到20KHz代表啥意義,這表示人能聽出1/20K秒的音波變化,音樂中變動比這慢的人耳就聽得出來;那麼若某器材的頻寬不及20KHz,人耳便能聽出其該快卻不快;或許單聽這器材沒注意,比較其它器材就知道。
不夠快,當然就不夠活,吱吱喳喳小女孩變成半老徐娘,你說對嗎?
當然啦,通常沒那麼嚴重,只是多少會少年老成個好幾歲,花栗鼠變成天竺鼠。
類似的,暴起暴落的音樂變化,就沒那麼暴,成了緩起緩落,像是換了個指揮或是樂團,速度慢了,動態小了,音樂平緩了,也就平淡了...
再想想人耳能聽到20Hz代表啥意義,這表示人能注意到慢到1/20秒的音波變化,音樂中變動比這快的人耳就聽得出來;那麼若某器材的頻寬不及20Hz,人耳便能聽出其該變化卻沒變化,也就是,不見了,缺了一部分;
大象變成小象,聲音類似,但體型小了一大截;或是緩緩隱隱若有似無醞釀的張力不見了,音樂也平淡了,這當然也不對...
通常,除了喇叭因為振膜面積與衝程限制,無法要求頻寬,其他器材大多能做到20~20KHz,然而,這是送個穩定的長時間sine波測出來的,若是來個瞬間變化的訊號,許多器材其實沒辦法維持很小的失真輸出同樣的訊號,這也就是規格上的頻寬與聽感上的頻寬差異。
那麼我們可以想見,聽感上頻寬不足的器材,聽來也會有以上所提的毛病囉~
喇叭也類似,同樣標示50~20KHz,聽來差異就是不小,就會有些是慢、拖、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