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爹他們那輩啊...搞音響會弄的低頻軟爛到爆,轟~~~~~~~說這樣才軟...
台灣的音響迷啊...搞音響會弄的聲音又瘦又亮,沒啥低頻,甚至連人聲都瘦薄的誇張...
搞rock、pop的音樂人多半用很小的主動式喇叭,只唱到80Hz,鼓聲、bass全都不見了...用那些interface(ADC/DAC)又多半便宜的誇張,低頻也是非常少...
live現場的PA似乎總愛弄的低頻震的人心臟很難受,無論在室內還是戶外...
到底,低頻該長怎樣才對?或者說才好?
西洋古典樂這種不插電的自然樂器團似乎有個標準可以參考,但實際上場地的反射量還是會影響樂手演奏的音量,樂手心中自然有個主觀標準,他們想呈現的高中低頻比重分布;
pop、rock樂團的編制多半得經過音響器材放大才能達到個合理的頻率分布(吉他聲音那麼小...),最後呈現的結果,當然就沒個絕對標準,完全主觀;
到底該長怎樣?
演奏者與sound man都該思考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