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14日 星期二

由Jazz談起...

1930年代,正是Jazz大流行的時代,
或者該說,那個年代所謂的流行音樂就是Jazz,
舒緩的Jazz詠唱愛情,
Swing風的Jazz跳舞,也就是吉魯巴這種舞步。

到了1960年代,流行音樂成了所謂的搖滾樂,
Beatles開啟風潮,直到如今。

如今聽當年Jazz big band的錄音,無疑仍會讚嘆當年那些樂手的精彩演出,
拿出Beatles來比,就音樂的技巧與完成度而言,
Beatles實在相當青澀...

為何潮流會轉變?



你們的生意是要做不做?
聽聽Jazz名家Dizzy出名的bop演出,不知道有幾個人聽的下去?
非Jazz迷,大概都很難聽的下去,更不用說,喜好...
Dizzy已是如此,後面接著出現的Jazz樂手的演出更是艱深,未曾遵循著Jazz演化過程的聆聽者,實在難以理解這樣的音樂是如何出現的...
正如多數人看所謂的現代藝術一般,完全搞不懂...更別提欣賞...

這裡想談的不是音樂,而是音響。

這幾年LP復活,一票人在瘋LP,多少人歌頌LP的聲音活生自然,非CD所能比...
然而,當年為何CD會取代LP?
反過來問,能勝過同價格CD的LP音響系統要花多少錢?
沒個五萬十萬,應該做不到吧?
更不用說LP調整之麻煩,實在不是一般人能“玩”的...

十幾年前曾和胖子去聽某個網友的LP系統,
聽了一整晚,只有一張LP調的好,聲音自然,其他的都刺耳難聞...
可見的多數人大概都未聞LP之好,先蒙其不便...

這裡要談的,也不是LP。

如今的CD音響聲音如何?
要好,當然可以好的讓人下巴掉下來!
只是不便宜...沒幾個人有福享受,甚至,
沒幾個人聽過...
這,還真慘...

整個系統表現很好的CD音響,那種讓非音響迷一聽大為驚艷的好,多嗎?
如果以家戶比例來說,有1%嗎?
我相當懷疑...
問題在哪?
很多...每個環節都是問題...不花大錢實在做不到...

問題似乎不只是CD,那,
搞啥SACD、DVD-Audio幹嘛?
換掉CD用SACD音響就會好的不像話嗎?
難怪這兩個都會掛掉!
Hi-End音響界不如認真搞些,像是以電腦取代CD轉盤這種便宜又好的事吧!
別繼續為了騙錢老是胡扯說自己有啥密技,所以CD轉盤的成本超高...
認真點,壓低整個音響系統的價格,才能擴大市場基礎,承接iPod風潮,
否則遲早會剩不了幾家廠商...

除了價格,音響系統仍舊有太多變因,
雜誌裡老是說搭配之奧妙難言,
嘿,既然如此,那,去試聽滿意,也只能整套搬回家囉?
否則搬回家搭起來不好聽,可以原價退回嗎?
那,你們幹嘛還一個一個組件評論?

就算整套搬回家,可能也不如音響店的表現,這下又有話說了,
線,不對...
靠,要花上萬元買一條線?沒說錯吧?
線全都換了,還是不對...
電源,要加處理設備...
喂,幹嘛你們的機器不搞定這些?你聽誰說買個電器回家還得外加電源處理才能正常工作嗎?
電源處理完後,還是不對...
空間駐波、殘響過長...

這樣搞下去...有幾個人能享受美好的音樂?
有幾個人有興致搞定?
有幾個人能成為Hi-end音響購買者?

這些沒辦法搞定嗎?是嗎?
引入PC、Class-D、DSP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