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政治的過程,並不順利,更不愉快。關鍵在於孔子「知禮」,而當時魯國到處所見的,卻都是違禮、僭禮的作法。『論語.八佾』:「子入大廟,每事問。 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大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進到舉辦重要儀式的太廟,孔子這也問那也問,有人就嘲笑:這也不知道那也不知道,怎麼會有「知禮」的名號呢?孔子聽到了別人的嘲諷,就感慨地表白:東問西問,是在問:「這樣合於禮嗎?」正因為「知禮」,所以看到太廟裡樣樣都沒做對,才會以提問的方式含蓄批評啊!
哇勒⋯怎麼和我談音響的手法相同
喔,國中時讀論語,完全沒人提是這麼一回事...
讀經典?有屁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