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4日 星期日

衰減loudness war時代的音樂

我常叮嚀用手機、電腦聽音樂,別用數位衰減,讓數位訊號全振幅以DAC再生,再類比衰減調整音量才能保有最多細節。
不過呢,前幾天音樂人深白色( https://www.facebook.com/arys.chien )指點,聽這幾年那些振幅超大一堆爆表的音樂,他會先數位衰減12dB,再送到DAC,順耳多了...
這點我還真的沒想過啊...

這招對嗎?
首先得先提一下數位音樂取樣這件事,以CD為例,每秒取樣44100次,其實不見得能取樣到最高振幅點(但再生時卻沒問題,請見Nyquest rate);
再回頭看前面提過的,盡量讓數位訊號振幅最大以取得最多細節,也就是將最高的數位振幅調整到滿格(也就是定義為0dBFS, FS=full scale);
但這取樣可能沒取到最高點,再生時豈不就會爆?

沒錯~
所以正規的做法該是數位振幅不能滿格,略調低一些(會多出來的都是極高頻,振幅不大);
爆掉的訊號因為類比電路與喇叭頻寬有限,不容易聽出來a,久久爆一、二個很難注意到,若爆一堆,聽來就很毛躁...
你有沒有覺得這兩年的唱片平均音量很高,聽來很毛躁不耐聽啊?就是這麼一回事...現在唱片為了因應手機那超迷你喇叭,爆一大堆啊...
所以呢,先數位衰減之,再送到DAC反倒比較好。
至於衰減12dB嘛,也就是1/4!這等於2bits勒...還真不少...各位可以先試試6dB...
又,伍佰與China Blue當年那張live,你聽來會不會覺得音量超小,拼命轉大還是覺得細節不夠?
這張的振幅就是照規矩留一些數位振幅,而且,重點--完全沒動態壓縮,因此除非你的音響動態很大,聽這張都會覺得相當不滿足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