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9日 星期三

音場深度怎麼來的?

人們聽音樂雙聲道再生時,如何認知音場深度呢?
想來這該是由音像距離喇叭之間連線的遠近來構成,也就是若有個音像後退,就會覺得音場越深遠,
這前提當然得要有音像,明確的音像,才行。

之前討論到音像定位 http://records2ear.blogspot.tw/2012/11/blog-post_8.html
影響水平定位感的因素是,時間差、高頻相對振幅、身體非對稱反射。
若以混音定位手法來看,要處理的就是時間差與相對振幅這二者,調整二者的比例便能讓音像前後左右移動,
這其中不可違逆的物理原理,振幅與距離平方成反比;
若再加上個虛擬的空間回音,那麼感受該會更加明顯,當然,這回音也得符合物理原理,人耳才不會覺得錯亂。

當音樂再生時,若是時間差、高頻相對振幅、身體非對稱反射這三者與物理原理相符,那麼一個明確的音像便會形成在人腦中構建的音場的某個位置上,
若是不符,人腦便會錯亂,音像不明確,位置當然也就定不出來,音場深度當然也就不明了。

倘若雙聲道喇叭再生時,只有直接音,那這該沒問題,
若有間接音呢?
間接音與直接音有時間差,這就先打亂前述三點的第一項了;
間接音疊加在直接音上改變振幅,這又打亂第二項;
間接音的來向與直接音不同,這會造成身體非對稱反射與直接音不同,這又打亂第三項;
於是,我就理解為何DRC處理後,能讓只呈現在喇叭連線之間的音場往後開展囉~

除此之外,還是有一點我不明瞭,
為何低頻好的系統聽來就是覺得音場特別深遠呢?
這與前述三點似乎沒啥關係...
深遠處迴盪回來的音波該主要是低頻(高頻衰減很快),也就是構成舞台後段牆面的音像主要該是低頻,
是否,人耳對低頻的敏感度遠比Wikipedia上提到的更高呢?

看看這個VST plug in或許會有答案
http://www.tokyodawn.net/proximity/
這個效果器用來調整音像距離,其中有這幾項
  • Distance signal delay by speed of sound
  • Distance gain loss
  • Absorption of high-frequencies in air
  • Stereo width manipulation
  • Proximity effect of virtual microphone
  • Distance based early reflections
這些當然都是模擬物理原理,注意最後一項,反射音,
距離越遠,地板反射音與直接音行程差越大,則梳形濾波效應的頻率越低,
倘若音響系統欠缺再生極低頻能力,則間接音聽來與直接音形成的音像不一致,不真實,若有,音場便自然開展囉~

用這個效果器,我弄了段實驗,取交工樂隊的我等就來唱山歌第一曲開頭的月琴
實驗退後0.5m、1m、2m、4m,檔案擺在 https://docs.google.com/file/d/0B7RDxsP_IINXV3FpVDN3b2VDUm8/edit?usp=sharing
試聽時,音量開大點,一開始的音量開到如同你自己彈月琴的音量,
聽過一遍後,音量再轉小,再聽一次是否還是有相同的感覺。

另一方面,二隻喇叭擺的寬或窄會不會影響音場深度?
這也得從頭說起,假設錄音時,以二隻microphone仿人耳距離擺設,
那麼再生時,二隻喇叭分別唱二隻microphone收錄所得,
若樂器在右前方2m處,那麼右聲道的音量比左聲道大一點,時間也稍微早一點,
這無論二隻喇叭擺的寬或窄都不變,因此應該不會影響深度。
但,橫向的定位又是怎麼回事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