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blow.streetvoice.com/20350-%E6%8A%8A%E7%9C%9F%E5%AF%A6%E6%95%85%E4%BA%8B%E8%AD%9C%E6%88%90%E4%BA%86%E5%B0%88%E8%BC%AF-%E2%94%80-%E6%B2%88%E4%BC%AF%E3%80%8A%E6%82%B2%E5%82%B7%E5%A4%9C%E5%B8%82%E3%80%8B/
我覺得創作就像吃飯、大便,是自發的動機與宣洩,被人掐著會不舒服。所以我在鼓房裡,用一支借來的麥克風與手上的樂器,從彈到唱把整張專輯做完,連包裝設計跟照片攝影都自己來,除了壓光碟這個步驟我辦不到,包裝也手工進行,當時心裡想的是:看看音樂可以獨立製作到什麼地步,起碼對「獨立音樂」這標籤下所遮蔽的媚俗與背叛,做一點微弱的嘲諷。於是「悲傷夜市的專輯產銷實驗」出現。
「產銷實驗」
這實驗的精神是:如果一張專輯所創造的收益,不足以支撐創造它的全部運作,那麼,它的存在意義應該超越「收支平衡」的思考層次(包容這個意義的最大空間,就是文化與普世價值了);要是這個意義是空泛的,每做一張超支的專輯,都在對整體社會進行一次剝削!音樂人應當思考,作品在哪個層面創造價值,並對作品的存在有信心,否則,這創作跟鄉民言論在本質上差異不大。
實驗的方式是:購買「艱困版悲傷夜市」的人,會得到不確定能實現的權利,如收益能累積到足以製作我理想中的精緻版本,我會進錄音室將這張唱片重新錄製,將精緻版的實體唱片贈送支持者做為回饋。這是我所能想到「同時保有創作的精神自由,並將作品產出」的方法,也測試台灣的音樂環境,能不能讓這樣的事情實現。朋友提醒我,這樣浪漫的念頭,結果可能會很悲慘。其實「悲慘結果」也是這場產銷實驗可預期的狀況之一;目前為止,人們對於這場產銷實驗的理解程度偏低,我了解到「把理念清晰地傳達出去」的重要性,往往不亞於作品本身。
再提一次之前說過的音響/商品現況,商品要大賣,就得價格夠低,而且能吸引夠多人買,因此就得加入夠多功能/規格,外觀也要很漂亮,但,前提是價格要夠低,這當然只能砍成本,外觀/功能/規格這些額外加入的成本排擠了這商品最核心的本質功能,於是,最終商品就是個爛東西...
這就是便宜無好貨的根本原因...
同樣,外觀漂亮要有好貨也難...
其實,男人的心智並不隨年紀而大幅轉化,Old 雞喪是變老、失去關注的青少年,他們一樣需要瞄女人的胸部跟大腿、一樣練肖話(胡扯抬槓)、仍有雄性的競爭特質,足夠的健康條件下,有很多人會跑去打籃球、跳恰恰......說的太好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